一、消化内镜技术在UC中的应用
(一)UC内镜诊断1.内镜检查目的:全结肠镜检查是诊断UC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内镜下相对特异的表现建立临床诊断;评估病变特征、范围、活动度及并发症;同时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症。2.内镜检查相关问题:(1)检查适应证:原因不明腹泻、便血超过数周,对症处理无缓解,临床疑诊IBD者;IBD患者复查评估病情。(2)检查相对禁忌证:存在心肺脑等重要脏器明显功能障碍;存在电解质、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等明显异常;重症UC患者酌情避免全结肠镜检查,替代方案可选择限制性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3)典型UC内镜下主要表现:病变呈弥漫、连续性,表面糜烂和浅溃疡,有合并症者溃疡形态多样。次要表现:病变以直肠最重、近端渐轻。少数患者治疗后可表现为直肠或部分肠段病变较轻。同时应明确病变累及范围、阑尾孔周围和末端回肠情况[4]操作者应从肠道炎症、血管纹理、溃疡形态、出血程度,以及有无狭窄、肠腔扩张和异型增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4)检查范围:初次结肠镜检查范围应包括全结肠和末端回肠,但对于肠壁高度水肿、狭窄、深大溃疡、出血明显或重症UC者,视具体情况酌情选择限制性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5)活检病理:建议初次行诊断性结肠镜检查时,如条件允许,应在末段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分别取病理活检组织≥2块。复查结肠镜检查时,可在病变部位、病变部位与正常黏膜交界处、外观正常部位分别取病理活检。3.围操作期注意事项:(1)推荐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作为导泻用药;重症UC患者若不宜服用导泻药物,可酌情局部灌肠后行乙状结肠镜观察和活检。
(2)操作时动作宜轻柔,适度充气和冲洗,有条件单位可选择二氧化碳气源;检查后要密切观察腹部症状体征和全身情况。
(3)推荐在内镜报告中使用UC内镜评分系统,如Mayo评分、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lcerativecolitisendoscopicindexofseverity,UCEIS)评分。
(二)UC内镜随访1.随访目的:评估疗效,指导后续治疗和内镜随访间期治疗。
2.随访时间节点:建议诱导期第3、4个月行内镜复查;维持早期第6~12个月行内镜复查;长期维持稳定期每12~24个月内镜复查。病程超过8~10年或有相关肠外并发症者,参照本节“(四)UC癌变内镜监测”。
3.复查前准备事项:操作者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用药史、既往内镜检查结果等信息。
(三)UC内镜治疗1.UC内镜前准备:UC内镜检查前,需要有效控制疾病活动,仔细全面评估病情,并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预期结果、可能并发症和补救措施,签署知情同意书。围手术期酌情应用抗生素。2.UC伴结肠狭窄:(1)内镜治疗指征:运用局部活检、肠道超声、增强CT或增强MRI等方法充分排除恶性疾病并评估狭窄部位、数量和特征,对于单发或3处以下狭窄、不伴成角、狭窄周围无溃疡者,可行内镜下扩张治疗;无症状狭窄不建议积极处理。
(2)内镜治疗方法:包括探条扩张法和水囊扩张法。探条扩张法适用于肛管、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狭窄的扩张,需内镜结合X?线下进行。水囊扩张法可直接在内镜下或与X?线结合进行,适用于结肠任何部位狭窄的扩张。扩张应采用逐级递增方式,单次最大扩张直径不超过20mm。
(3)并发症:内镜下扩张治疗后若出现并发症,建议首先尝试内镜下治疗,必要时考虑外科手术。迟发性穿孔发生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3.UC伴异型增生:
(1)单发息肉样异型增生病变:可首先考虑内镜下完整切除,3~6个月复查结肠镜,1年后每年行染色内镜监测。
(2)非息肉样散发性异型增生病变:可首先尝试内镜下切除;若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或为多灶性病变,建议手术切除结肠。
(3)随机活检发现异型增生病变:应明确病变特征和数量,根据相关共识意见处理,可采取随访、内镜或手术治疗等方式。
4.UC伴消化道出血:对于UC肠道炎症病变部位出血,首先以针对原发病治疗为主,必要时根据病变情况酌情考虑内镜下止血治疗,如氩等离子电凝术(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金属夹止血术、黏膜表面药物喷洒术、黏膜内药物注射术等。若内科药物或内镜下治疗效果欠佳,必要时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四)UC癌变内镜监测1.内镜监测在UC长期管理中的作用:UC相关性结直肠癌(ulcerativecolitis?associatedcolorectalcancer,UC?CRC)是长病程UC最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UC?CRC由异型增生发展而来。识别高危人群,早期规律性内镜监测联合活检病理,对检出异型增生和癌变有重要价值。
2.内镜监测的目标人群:内镜监测的目标人群包括药物疗效欠佳的持续活动性肠道炎症、UC病变范围广泛、病程迁延(≥8年)、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PSC)、具有多种肠外表现、多次复发或依从性不良者等。
3.内镜监测时间节点:病变累及广泛结肠者(E3型、部分E2型),应在发病8年后即开始接受规律性结肠镜监测,每1~2年1次。左半结肠炎者(E2型)可在发病10年后开始监测。连续2次结肠镜监测无异常者,可将监测间隔延长至2~3年。如合并PSC,在PSC确诊后每年均需行结肠镜监测。
4.内镜监测方法:(1)内镜监测内容:包括息肉样病灶、扁平或锯齿状病灶、增殖性病灶和肠腔狭窄。
(2)使用内镜:推荐采用高分辨率放大电子内镜,伴或不伴电子染色功能。
(3)活检原则:对电子放大内镜或染色内镜下上皮微腺管或微血管结构异常病灶进行靶向活检。
(4)内镜新技术:包括色素内镜、各种电子染色内镜、共聚焦内镜等。采用内镜新技术可更清晰观察黏膜内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及血管形态变化,初步判断病变性质,提高靶向活检准确性。目前部分临床单位已在常规监测和科研工作中应用以上新技术。
二、消化内镜技术在CD中的应用
(一)CD内镜诊断内镜在C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内镜下诊断、鉴别诊断、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评估CD的活动性、有无并发症、内镜下评分,指导治疗和随访方案。对于疑诊CD患者,建议完善全消化道评估。结肠镜检查(包括全结肠、末端回肠)发现病变者,可通过小肠影像学检查(CTE/MRE)或气囊辅助式小肠镜了解小肠其他部位受累情况。结肠镜检查阴性且影像学明确排除小肠梗阻者,可考虑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详见本节“(四)CD胶囊内镜诊断与随访”,以了解是否存在黏膜病变。对已确诊或疑似CD患者,尤其是合并上消化道症状者,建议常规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疑诊CD患者内镜检查流程见图1。1.全结肠镜:(1)临床应用:结肠型CD和回结肠型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观察内容:全结肠镜检查范围应包括整个结肠、直肠和末端回肠20cm。但有30%~50%小肠型CD,其病变在回盲瓣30cm以上的小肠,全结肠镜无法诊断。CD内镜下典型特征包括病变呈跳跃式偏侧受累、纵行深溃疡、铺路石样、回盲瓣受累变形狭窄、肛周病变等。
2.气囊辅助小肠镜:(1)临床应用:疑诊小肠型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观察内容:病变位于近端小肠者,选择经口小肠内镜;病变位于远端小肠者,选择经肛小肠内镜;如无影像检查提示病变位于近端小肠,首选经肛小肠镜。小肠型CD内镜下表现为病变呈偏侧跳跃、纵行溃疡,可连续累及数个皱襞、炎性肉芽增生;早期CD可为偏侧且相邻阿弗他溃疡或星状溃疡,后渐融合为纵行溃疡;肠腔可因肉芽增生、扭曲而狭窄。小肠内镜检出典型病灶后,进行病变部位和正常部位活检,应避免在溃疡底部活检。对于肠腔狭窄、扭曲明显、继续进镜有穿孔风险者,由操作医师决定是否中止检查。
3.上消化道内镜:(1)临床应用:建议初诊CD患者,尤其是存在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建议确诊CD上消化道受累者,进行上消化道内镜评估。
(2)观察内容:检查方式和范围同常规上消化道内镜。CD累及上消化道时可有各种非特异性表现,包括胃内或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不规则浅溃疡等;部分存在相对特异性表现,包括形态不规则溃疡伴周边炎性息肉样增生、胃底部及十二指肠球降部条状竹节样改变、十二指肠球部狭窄等。操作时应在病变部位和正常部位分别取样活检。
(3)注意事项:操作前询问病史,排除幽门梗阻。拟行小肠置管术患者,可在完成内镜观察后进行。
(二)CD内镜随访1.内镜随访价值:与间接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相比较,内镜作为一种直观的检查方法,在判断炎症改善、评估疗效方面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2.内镜随访时间节点:对于合并上消化道病变者,建议3~6个月后复查胃镜,或由临床医生根据情况决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12个月后复查全结肠镜或小肠内镜。采用生物制剂治疗者,6~9个月后复查内镜。根据复查结果判断疗效,并决定后续内镜复查时间。由于CD的治疗是一个动态和相对长期的过程,且IBD患者存在一定异质性,故推荐上述内镜复查时间节点供参考,具体可根据各个中心和患者个体化情况决定。3.内镜随访内容:全面了解既往内镜检查结果,需与既往内镜进行仔细对比观察。重点观察病变区域整体炎症情况,对比溃疡深浅、大小、息肉样增生程度、肠腔狭窄及原因,内镜检查范围应覆盖既往检查区域。详细记录比较结果和新出现的相关表现。建议采用量化评分系统进行内镜评分。(三)CD内镜治疗1.CD伴狭窄:(1)内镜治疗方法:柱状球囊扩张术或针状刀切开术。
(2)适应证与疗效:主要适用于纤维性狭窄、狭窄长度<4cm、狭窄数量1~3处、狭窄附近(5cm以内)无瘘管开口、排除恶变等,对原发性狭窄或外科术后吻合口狭窄均适用。柱状球囊扩张术通常为一线选择方案,成功率可达45%~97%,中远期有效率达43%~62%,可反复治疗。针状刀切开术常为二线治疗方案,适用于柱状球囊扩张术后复发等难治性狭窄或短纤维化狭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更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操作安全性。
(3)并发症:发生率为2.0%~6.4%,主要是穿孔、出血;针状刀切开术出血风险相对增高,而穿孔风险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
(4)其他内镜治疗方法: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狭窄局部药物注射(如糖皮质激素、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等),但疗效均未经证实。
2.CD伴消化道出血:(1)内镜治疗方法:电凝止血、钛夹止血、局部注射药物、局部喷洒药物等。
(2)发生率:多为间歇性黑便和隐血试验阳性,严重消化道出血发生率0.6%~5.0%,复发率高达19%~41%,属于临床重症。临床处理难点在于确定出血部位困难。以检查结合治疗为目的的内镜操作,在循环相对稳定情况下仍为处理首选。酌情决定肠道准备方案。出血部位通常表现为新鲜血痂、附着血凝块病变、溃疡处裸露血管、弥漫性渗血等。
(3)疗效:药物治疗优于内镜治疗,文献报道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治疗CD消化道出血成功率相对较高,可达70%~85%;内镜治疗近期止血成功率30%~60%,其中单病灶出血时金属钛夹夹闭者疗效相对确切。若药物和内镜止血不成功,必要时可考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栓塞止血或手术治疗。
3.CD伴瘘管:(1)内镜治疗方法:瘘管切开术、瘘管灌注术和瘘管闭合术。
(2)适应证与疗效:对于2~3cm单道瘘管,如浅表回肠盲肠瘘、肛周瘘或储袋瘘,可行内镜下瘘管切开术。对于复杂性肛瘘,可尝试内镜下引流线置入术,伴腹内脓肿时可行内镜下瘘口切开引流及塑料支架置入术。瘘管灌注术适用于肛周瘘管,灌注药物包括纤维蛋白胶、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干细胞等。对于部分难治性肛瘘,可尝试瘘管闭合术治疗,短期效果尚好。
4.CD内镜下置管/造瘘术:(1)肠内营养管饲方法:主要包括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jejunostomy,PEG/PEJ)和手术胃造口等。
(2)适应证:CD营养治疗优先采用肠内营养。对于无法耐受口服、胃动力良好、无幽门梗阻者可采用鼻胃管滴注,但对于有幽门管狭窄者,需在内镜下通过辅助方法将营养管超越狭窄段进入降段后才能管饲。对预估插管时间4周以上者,可考虑行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withjejunalextension,PEG?J)。CD行PEG?J术并不增加胃瘘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四)CD胶囊内镜诊断与随访对于疑诊CD且胃肠镜和影像学评估无明确阳性发现者,可考虑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前应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充分评估,排除消化道梗阻,以降低胶囊滞留的风险。缓解期CD患者亦需警惕胶囊滞留风险。1.适应证:①疑诊CD,但胃肠镜和影像学检查呈阴性。②确诊CD,但结肠镜及影像学检查无法判断病变数量、范围和特征。③评估小肠病变的疗效,监测术后小肠吻合口复发。2.CD内镜下表现和鉴别诊断:(1)CD胶囊内镜下表现:主要包括小肠绒毛缺失、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糜烂、阿弗他溃疡、纵行或其他形态溃疡、多发假性息肉、肠管狭窄、淋巴管扩张等,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
(2)鉴别诊断:包括肠白塞病、肠结核、药物相关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等。
3.CD胶囊内镜下评分标准与价值:国外推荐采用胶囊内镜下Lewis评分和胶囊内镜下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apsuleendoscopyCrohn′sdiseaseactivityindex,CECDAI)来评估小肠黏膜炎症活动情况。4.胶囊内镜检查并发症与处理:胶囊内镜检查并发症主要为胶囊滞留,一般指≥2周胶囊未排出体外。对有肠梗阻风险者,建议先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推荐CTE或MRE或探路胶囊检查。对于已发生胶囊滞留者,无症状可予以观察随访;对于诱发急性小肠梗阻或肠穿孔者,应考虑急诊手术治疗。胶囊取出术包括内镜和手术2种方法。5.CD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1)目的:对于非梗阻型且以黏膜病变为主的CD患者,胶囊内镜可作为评估黏膜愈合的手段,且具有敏感性高、评估范围广等优势。
(2)随访时间节点: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与基线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案和患者的治疗反应等因素有关,多数建议治疗后9~12个月复查。
(3)随访的注意事项:复查胶囊内镜前应复习既往胶囊内镜图片、报告及其他检查结果,前后对比观察,给出相应诊断意见。
三、内镜报告和评分系统
(一)IBD内镜报告系统IBD患者的内镜(主要是全结肠镜和小肠内镜)操作报告应有别于普通的内镜报告,其观察内容、相关定义、表述用词均有特殊性;全面完善的观察和相对精确的描述,对疾病活动性和转归的判断,以及对未来治疗方案的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各个IBD中心保存完整资料、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基础。1.内镜检查报告内容:包括一般内容和特殊内容两部分。一般内容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简要病史、操作目的、肠道准备方式、肠道准备评分等。特殊部分包括UC和CD分别观察记录的内容。2.UC结肠镜报告:UC结肠镜报告应按不同节段来描述内镜下特征,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含脾曲)、横结肠(含肝曲)、升结肠、盲肠和末端回肠。(1)每段观察内容基本相同,包括炎症程度(充血、水肿和红斑、黏液等)、上皮形态、血管纹理、溃疡特征(大小、深浅、形态、底部、边缘等)、出血及其程度;包括狭窄(部位、程度、原因)、增生(上皮增生、炎性、息肉样、肿瘤性等)等并发症情况;还应包括进镜检查范围、结肠袋结构、阑尾孔、病变范围(边界线位置)。
(2)使用放大或染色内镜检查需包括染色方法(化学、电子)、表面微结构、微血管结构。
(3)腺瘤性增生灶的Kudo分型。
(4)详细记录活检部位和数量。
(5)内镜诊断:完整的疾病名称、初发或复发、类型、活动性、并发症等。
(6)内镜评分系统:推荐采用Mayo评分或UCEIS评分[6,24],详见表1和2。
(7)图片采集:建议每个结肠段至少拍摄2张图片,特殊病灶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或录像。
3.CD结肠镜报告:包括一般内容和特殊内容两部分。构架参照UC结肠镜报告。(1)特殊内容同样按节段分别描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含脾曲)、横结肠(含肝曲)、升结肠、盲肠(含回盲瓣)和末端回肠。
(2)观察内容包括:炎症情况(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为连续性或跳跃性、溃疡特征(形态、走向、深浅、数量、范围)、息肉样增生情况(结节样、团簇样、肠壁增厚、铺路石样等)、息肉增生(炎性、腺瘤性)、肠腔狭窄、疤痕形态、瘘管开口、肛周情况、吻合口周围情况等。
(3)内镜评分系统:推荐采用克罗恩病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Crohn′sdiseaseendoscopicindexofseverity,CDEIS)或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impleendoscopicscoreforCrohn′sdisease,SES?CD);有手术史者可采用Rutgeert评分,见表3~5。
4.CD小肠内镜报告:观察内容和报告参照CD结肠镜检查报告。(1)基本内容与CD相同;增加部分内容包括进镜方式(经口、经肛)、小肠内镜检查范围、息肉增生(假息肉、炎性、腺瘤性等)、疤痕及形态、狭窄及程度(不可通过、勉强通过、无法通过)、手术吻合口情况、肠管是否扭曲及对进镜影响、活检部位与数量等。
(2)图片采集以不同解剖区域的典型、特征性表现为主。
(3)内镜诊断:完整的疾病名称、临床类型与病变特征、并发症等。
(二)UC内镜评分系统UC内镜评分系统虽有多种,但临床应用成熟和相对广泛的主要是Mayo内镜评分系统和UCEIS评分。1.Mayo内镜评分系统:参数相对简单粗略,临床上简便实用,但部分定义不够精确,有一定主观性,可作为日常临床诊治中病情活动度分级。黏膜愈合定义为Mayo评分0~1分,见表1。2.UCEIS评分系统:观察内容较为明确,且按不同程度评分,定义清晰,能较准确地反映病情程度。内镜评分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得到验证,不同观察者间变异度较小,推荐用于各种临床研究,并可用于疗效监测和中远期预后评估,见表2。(三)CD内镜评分系统目前获得认可和推荐的CD内镜评分系统包括CDEIS、SES?CD和Rutgeert评分系统,其中Rutgeert评分系统用于CD术后复发的评估。1.CDEIS和SES?CD评分系统:依据全结肠镜检查结果,对结肠各节段和回肠部位的溃疡(大小、深浅)、炎症和溃疡占据面积的比例、有无管腔狭窄及程度进行评价。总体而言,SES?CD的临床操作性略优于CDEIS,但均存在判断的主观性问题,且计算过程均相对繁琐。疾病严重性与部分重要特征无法在评分系统中得到真实反映,如瘘管、出血、空肠和上消化道病变等。黏膜愈合作为治疗目标,无法与内镜评分系统间建立起应有的关联性。因此,这2个评分系统临床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有限,适合作为临床研究的观察指标。2.Rutgeert评分系统:参数包括溃疡大小、数量、吻合口狭窄程度等。评分基点是术后6个月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临床实用性良好,内镜评分程度与复发之间关联性得到验证,对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本评分系统仅将吻合口病情变化作为复发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术后整个肠道的炎症活动度。四、内镜应用的其他相关问题
(一)IBD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1.全结肠镜或气囊辅助式小肠镜:内镜检查前1~2d建议无渣半流质及流质饮食。肠道清洁剂首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同时服用西甲硅油祛泡剂。避免使用可能会引起黏膜炎症或溃疡的盐类清肠剂。经肛小肠镜检查推荐聚乙二醇3L法;经口小肠镜检查可采用禁食12h或口服聚乙二醇1?2L法。鉴于IBD患者的特殊性,尤其伴有消化道出血、不全性幽门或肠梗阻、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或老年患者时,应酌情调整肠道准备用药。评价肠道准备质量可采用波士顿量表或渥太华量表。2.小肠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参照经肛小肠内镜检查法。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估量表评价小肠准备质量,比较常用的有Park量表和Brotz量表。(二)内镜操作医师IBD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亚专科,普通内镜医师在诊断和随访IBD患者时,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内镜观察的重点和相关描述、活检技能以及对各种评分标准的理解和应用,与IBD亚专科临床要求存在一定差距。IBD初诊时的内镜操作多数由普通内镜医师完成,IBD专科医师在诊断时应参考图像清晰的内镜报告原件或录像资料。IBD患者内镜复查、随访应尽量由IBD专科医师(或经治医师)亲自完成,或者由熟悉或了解IBD内镜操作要求的专职内镜医师完成。对于IBD患者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内镜中心,建议由相对固定的内镜医师负责IBD患者的内镜操作。IBD内镜医师应是IBD?MDT的成员,并主动参与各种IBD临床和学术活动。(三)IBD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CD上消化道内镜检查:CD以累及回肠下段和结肠为主,但上消化道内镜及相关病理检查提示异常者约占30%以上。相对特异的内镜改变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降部结节样增生、部分呈竹节样改变;球部可有团簇样肉芽增生,伴凹陷性溃疡和不规则小溃疡;幽门管和球部狭窄或伴不全梗阻等。非特异改变可有斑片样充血、水肿和糜烂,散在不规则溃疡等。目前尚无上消化道CD的诊断标准。对于已确诊或疑似CD患者,尤其是合并上消化道症状者,建议常规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并多处活检行病理检查。关于上消化道克罗恩病内镜评分系统(UGI?SESCD)的实用性和价值尚待临床验证。2.UC上消化道内镜检查:UC患者可有上消化道症状,内镜检查可发现部分患者胃内存在炎症改变(充血、糜烂和浅小溃疡等),但多数病理上不具特异性,临床价值尚待评估。(四)储袋内镜检查储袋内镜是指在全结肠直肠切除及回肠储袋手术后患者中进行的肛管-直肠(若有)-储袋-末段回肠的内镜检查。储袋目前以J型和W型最常见。内镜检查时需看清储袋结构和类型。1.内镜选择:由于储袋内镜检查范围和长度相对受限,但构造相对特异,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操作内镜,包括普通全结肠镜、乙状结肠镜、儿童结肠镜、储袋专用的上消化道内镜等。2.观察内容:肛管、黏膜封套、储袋、黏膜分隔、储袋大小类型、盲襻及长度、输入襻及近段肠管、各种开口大小、吻合口等基本结构,同时应观察并记录不同部位的炎症、溃疡、增生或增殖、狭窄及性质、有无窦道和瘘管及其走向、分泌物等。3.内镜操作医师:储袋内镜诊治专业性更强,建议由IBD专科医师或有丰富经验的内镜医师操作。操作前需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如储袋手术原理、储袋结构、观察内容、专业术语、操作技能与活检原则、操作并发症处理、内镜处理原则等。(五)造口内镜检查对于IBD造口患者,可根据造口位置酌情服用导泻药物行肠道准备,推荐使用上消化道内镜或儿童结肠镜,经造口行内镜检查。(六)特殊内镜检查1.内镜选择:包括各种白光放大或高分辨内镜、电子或化学染色内镜,以及其他特殊内镜(共聚焦内镜、细胞内镜、全光谱内镜和荧光内镜等)。2.观察内容:通过放大和染色内镜,能够直接观察黏膜表面腺管开口、上皮细胞特征和血管结构形态变化,初步判断病变特征,并能行靶向活检,最终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目前放大和染色内镜已在临床开展应用,其价值及优势尚待确认,操作流程有待规范后推广。3.局限性:尽管各种特殊内镜在放大倍数、观察视野、显像技术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在临床对比和前期研究中亦取得较好效果,但在临床实用性、其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等方面尚待验证。(七)IBD内镜的鉴别诊断熟悉并识别内镜下各种肠道疾病的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熟悉或了解IBD及相关疾病的基本内镜特征,如感染性、血管性、炎症性、药物性、上皮增殖性、结构异常性、黏膜下来源等,是鉴别诊断的基础。CD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肠结核、肠道淋巴瘤、肠白塞病、缺血性肠病、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Meckel憩室溃疡、末端回肠孤立性溃疡、药物性消化道损伤、自身免疫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管炎、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少见疾病等。UC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各种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肠道淋巴瘤、结肠型CD、静脉硬化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孤立性直肠溃疡,以及其他少见疾病等。充分清洁肠道,拍摄能反映病变特征的优质内镜照片或动态录像。当内镜下缺乏特征性表现时,应在不同病灶处多点取活检。内镜表现需与临床、实验室、影像及病理相结合,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诊断无法确定者,提倡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病情和提出诊治意见。定期回顾、比较分析诊断明确者的内镜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内镜辨别分析能力。(八)内镜下活检与标本处理、送检1.IBD活检部位与数量:(1)疑诊UC:推荐在病变与正常黏膜交界处和外观正常黏膜处活检,每个病变节段取≥2块活检。UC监测时建议每个节段2块及可疑部位取活检。对于各种增生性病灶,推荐放大或染色内镜观察,对可疑病灶进行靶向活检。
(2)疑诊CD:推荐在典型溃疡边缘、肉芽增生处、炎症改变明显、肠腔狭窄和外观正常黏膜处取活检,每处2块,必要时适当增加。
(3)需要与IBD鉴别的疾病:以多部位多块活检为原则,并在正常部位取对照活检。
(4)操作前后注意事项:检查前了解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和用药史;选择瓣口大小合适的活检钳,活检时切忌过多充气和深压活检钳,以免穿孔。活检后应观察活检处出血情况,必要时对症处理。
2.活检标本处理与送检:不同部位的活检标本按临床常规分别放置和标注。相关特殊检查应事先做好准备,如各种微生物培养、特殊染色、电镜检查等,按相应要求装瓶送检。病理申请单中应填写基本病史、治疗经过与用药、内镜所见、活检部位、临床诊断和内镜下倾向意见、特殊染色与观察要求、送检者与联络方式等信息。(九)IBD内镜与影像学检查的安排和协调1.内镜联合影像学检查的意义:IBD是累及黏膜和肠壁的疾病,尤其是CD可能存在小肠和肠壁外、腹腔内病变,影像学检查(主要是CTE和MRE)可清晰反映这些病变的特征、范围和严重度。影像学与内镜检查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疾病特征,对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性意义。2.内镜联合影像学检查的适应证:UC患者出现肠壁水肿、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中*性巨结肠、癌变、穿孔等情况时,腹部CT检查对判断病情很有帮助;CD患者CTE或MRE可清晰显示有无小肠受累、肠腔狭窄、瘘管形成、腹腔感染及炎症程度;尤其是存在肠腔狭窄、内镜无法了解狭窄段口侧情况时,影像学检查不可或缺。3.CD疾病不同阶段的检查选择:诊断CD时,尤其是对小肠型和小肠-结肠型患者,推荐同时行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以全面评估疾病特征和严重程度,并可作为未来随访对比的基础。对CD缓解期患者,可采用内镜、影像学检查隔年交替的方式随访。指导意见撰写者(排序不分先后):钟捷、顾于蓓(上海交通大医院);张宁、陈旻湖(广州医院);梁树辉、吴开春(医院);谭蓓、杨红(中国医医院);温忠慧、王玉芳(医院);张冰凌(浙江大医院)参与本专家指导意见讨论与制定单位及人员(按姓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陈焰(浙江大医院),何瑶(医院),江学良(山东中医院),王玉芳(医院),杨红(中国医医院),叶梅(医院),张红杰(医院),郑长青(中国医院),钟捷(上海交通大医院)志谢医院叶梅、医院谭蓓在本指导意见的文本修饰方面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深表感谢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略原文可通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