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3级军总班皮肤性病学期末重点
TUhjnbcbe - 2021/4/11 16:16:00
白癜风专科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文末有pdf和word版自取,只用看老师划到的重点就可以了

整理人:殷祎、段泽华、钱璋、张科、李运*、高轩、瞿诚

名解5题20分,选择20题40分,问答4题40分。

老师划到的重点

1.P5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向上移动至角质层脱落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者表皮更替时间。

2.P6一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3.P10

汗腺,皮脂腺,毛发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4.P24

原发: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囊肿,结节,风团。7

继发:鳞屑,痂,糜烂,溃疡,皲裂,浸渍,瘢痕,萎缩,抓痕,苔藓样变,坏死和坏疽。11

5.P38

斑贴试验:检测四型超敏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化装品皮炎等。

点刺试验:检测速发型超敏反应包括寻麻疹,特应性皮炎,药疹等。

6.P46

1)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以病因及发病的机理为依据进行选择。细菌性皮肤病用抗菌药,真菌性用抗真菌药,变态反应性用糖皮质激素,瘙痒者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用角质剥脱剂。

2)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根据皮损特点选择用药,原则湿对湿,干对干,半湿对半湿,半干对半干。

3)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7.P68

水痘-带状疱疹病*VZV,经呼吸道或口腔黏膜进入机体。(选择)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通过哪种途径进入人(C)

A.皮肤破损处B.消化道C.呼吸道D.昆虫叮咬E.输血及血液制品

8.P86

脓疱疮,主要由金*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肤所致。(选择)

非大疱性脓疱疮(寻常型):可任何部位,多以口周,外鼻孔,耳廓,四肢暴露部位

大疱性脓疱疮:好发躯干和四肢

深脓疱疮:好发小腿和臀部,也可其他部位

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

寻常型脓疱疮主要好发部位是(D)

A.背部B.胸部C.腹部D.颜面

9.P98

寻常狼疮:一般患有肺,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结核感染,自体接种或血性传染。

疣状皮肤结核:成年男性,好发手指,指背,足,小腿等暴露部位。

瘰疬性皮肤结核:液化性皮肤结核,多由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直接蔓延或淋巴管蔓延所致。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青年女性,临床特征,四肢伸面散发丘疹,中央坏死,原皮损形成溃疡和瘢痕。

硬红斑:青年女性,对称发生于小腿下部屈侧。

寻常狼疮的病因是(A)

A.结核杆菌B.麻风杆菌C.猪丹*杆菌D.非典型分枝杆菌E.绿脓杆菌

10.P

一型麻风反应属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免疫反应,多见于免疫状态不稳定的界线类麻风患者。临床表现为原发皮损发红肿胀。原受累神经突然粗大,疼痛。部分病例出现脓肿。由于患者细胞免疫增强或减弱的变化,及抗麻风药物有效治疗后,病变向结核样型变化的升级反应,病变向瘤型端变化的降级反应。

二型麻风反应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变态反应(三型变态反应)。常发于瘤型和界线类偏瘤型。临床表现类似多形红斑,呈批出现红色皮内皮下结节,伴红斑疼痛。严重时可出现脓疱,溃疡,伴明显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关节痛,白细胞增多,和贫血。

11.。

一期梅*: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

二期梅*:掌跖梅*疹,扁平湿疣。

包括早期、晚期和潜伏期不明的潜伏梅*,指梅*血清学试验阳性而CSF检查正常,目前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

第9章:真菌性皮肤病

12.:

真菌是自然界一种进化比较高等的生物,属于真核域,与动物界、植物界并列。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具有无性和有性繁殖方式,菌体基本结构为丝状的菌丝体和(或)孢子,其细胞壁含有几丁质和葡聚糖。按菌落形态分为霉菌和酵母菌。

13.

菌丝体和孢子

14.:

浅表真菌病(仅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皮肤真菌病(感染皮肤角质层及皮肤附属器);皮下组织真菌病(感染皮肤和皮下组织);系统性真菌病(除侵犯皮肤及皮下组织外,累及多器官和组织)。

15.:

1.浸渍糜烂型: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皮损处瘙痒,异臭,浸渍发白角质层下可见潮红糜烂面。

2.水泡鳞屑型:多由须癣毛癣菌引起,初期为散在的针尖大小水疱,部分可融合,数天后融合出现脱屑。

3.角化过度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以糠状鳞屑,伴有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

16.

马拉色菌毛囊炎为真菌性毛囊炎,躯干成批出现典型的毛囊炎性丘疹,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为成片出现的红色丘疹间或有脓疱,迁延不愈,系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易患本病。

第10章:原虫、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

17.

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有*素,为一种强酸性的*汁,在收到挤压和拍打后,*液沾染皮肤引起皮损,疼痛灼痒,片状水肿性红斑,小脓疱。

18.。P

19.P:颈部。背部、肘、腰、骶尾、会阴、阴囊等。

20.P

1.一般治疗:停用药物避免使用与该药结构类似的药物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以促进致敏原排出

2.轻型药疹可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等;必要时口服泼尼松(30~60mg/d),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及糖皮质类固醇乳剂;固定型药疹有糜烂、较多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渗液不多时外用地塞米松氧化锌油;

3.重型药疹的治疗重型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等。

?:

–应及时抢救,加强全身的支持疗法,加强皮肤及粘膜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过敏发生。

a)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病人病情及体重,给予每日相当于泼尼松1~2mg/kg糖皮质类固醇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并逐步改用口服剂,必要时可采用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冲击疗法。

b)加强支持疗法换用不易致敏的药物继续治疗原有疾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容量,保障蛋白质、能量的摄入预防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的不良反应

c)预防和治疗合并症伴有肝损害要保肝治疗肾功能损害者慎用肾*性药物贫血、粒细胞减少可以多次输血

d)防止继发感染消*隔离,如果有感染,使用抗生素要选用不易过敏的药物。细菌学检查之前使用广谱,细菌学报告后,可根据菌种和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

e)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的治疗注意保护眼睛定期冲洗,减少感染,防止上下眼睑的黏连。可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眼药水和4%硼酸眼膏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对闭眼困难者,为防角膜暴露后损伤,可用油纱布盖眼;意清洗口腔,有口腔糜烂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注意防止褥疮发生。

21.P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临床表现和分型

寻常型银屑病

皮损红斑、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Auspitz征(指银屑病刮除鳞屑并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形状点滴斑块状钱币形地图样蛎壳状环状泛发

部位全身性,以头皮和四肢伸侧多见

症状痒

病程慢性、复发性

特殊部位的特点:头皮—束状发指甲—顶针状凹陷颊粘膜—灰白色环状斑

分期进行期旧的不退,新的皮损不断出现,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以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称为同形反应。同形反应(isomorphism)/Kobner现象:银屑病进行期,皮肤敏感性增高,各种机械刺激常可引起受刺激部位发生新的皮损。

静止期、

退行期皮损缩小扁平,炎症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关节病型银屑病

皮损:银屑病损害,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受累关节:以腕、踝、指(趾)末端小关节多见。

症状: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呈进行性发展。

X线检查可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类风湿因子阴性。

红皮病型银屑病

全身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多由于寻常型使用大量激素停药所致

皮损:全身迅速出现弥漫性潮红浸润,表面有大量麸皮样鳞屑,其间可见片状正常“皮岛”。

症状:肿胀、疼痛,可伴畏寒,发热,关节痛,头痛等症状。

1-2周脓疱干燥结痂,病情反复,呈周期性发作

因继发感染,全身衰竭而死亡。

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型

急性起病。

皮损迅速扩展至全身,肿胀、疼痛感。

全身症状:高热、寒颤

伴沟状舌、指、趾甲肥厚浑浊

1-2周自行缓解,但反复呈周期性发作。

若继发感染预后不良

局限性

皮疹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

大小鱼际-到掌心-手背-手指;足跖部好发于跖中部及内侧。

1~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及脱屑鳞屑下反复出现成群新疱。

经久不愈。

常伴甲病变。

22.P

Auspitz征(指银屑病刮除鳞屑并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23.P

同形反应(isomorphism)/Kobner现象:银屑病进行期,皮肤敏感性增高,各种机械刺激常可引起受刺激部位发生新的皮损。

24.P

?皮肤粘膜:80%

–特征性损害有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狼疮、甲周红斑、掌红斑、指尖红斑伴萎缩、光过敏。

–弥漫脱发、狼疮发(Lupushair):前发际头发干燥无光泽,变细易断,长短不齐。

–口唇粘膜红斑、糜烂、无痛性溃疡。

–非特征性有荨麻疹样血管炎、多形性红斑、网状青斑和雷诺现象等。

?骨关节(常见)

–多为手指、腕、踝、膝关节的对称性关节炎、关节痛伴红肿,X线无关节破坏。

?肾脏损害: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形尿和肾功能衰竭(死因)。

?心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狼疮性脑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肺脏损害:间质性肺炎和ARDS、胸膜炎及胸腔积液。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害。

?血液系统:血液三系减少。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白细胞减少。

?淋巴结:全身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眼部病变:视网膜渗出、视乳头水肿。

心包炎最常见、心肌炎、疣状心内膜炎、充血性心衰、冠状动脉炎→心肌梗死

25.P

肌肉:主要累及横纹肌,最易累及的横纹肌是四肢近端的肌肉,对称性发病。

26.P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

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多数能再生,但也能再次发生;脱发愈广泛,复发机会愈多痊愈机会愈少。头皮边缘部位毛发难再生。

斑秃继续发展出现头发全部脱失,称为全秃。严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全身毳毛全部脱落,则称为普脱。

第31章:皮肤良性肿瘤及相关增生性疾病

27.:

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直径大于等于1.5cm的损害,若发生皮疹扩大,部分高起或破溃,出血时应及时切除。

28.P

1.红斑期:特征性的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红斑,伴轻度脱屑。好发于躯干,随病情可向四周扩展。瘙痒常为早期或唯一自觉症状,难以忍受且治疗难以缓解。

2.斑块期:可由红斑期发展而来,也可在正常皮肤上直接发生。皮损暗红色,不规则隆起的斑块,表面紧张,光亮,高低不平,甚至呈疣状,反复渗出结痂而成蛎壳状。浸润斑块可泛发,或局限于原有皮损,可伴丘疹和小结节。

3.肿瘤期:在浸润斑块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肿瘤呈覃样或半球样,可有破溃,形成深在性溃疡,边缘隆起。好发于躯干,也可累及口腔和上呼吸道。

29.

1.浸渍糜烂型: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皮损处瘙痒,异臭,浸渍发白角质层下可见潮红糜烂面。

2.水泡鳞屑型:多由须癣毛癣菌引起,初期为散在的针尖大小深在性水疱,部分可融合呈多房型大疱,数天后融合出现脱屑。瘙痒显著。

3.角化过度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以糠状鳞屑,伴有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常伴发甲癣。

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做出诊断。

治疗:及时,彻底消灭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性物质的损伤,以外用药物为主,关键在于坚持用药。1)外用药物治疗:唑类和丙烯胺类。2)系统抗真菌药物:对某些类型如角化增厚型、外用药物疗效欠佳型、对外用药物依从性差,反复发作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使用伊曲康唑mg/d餐后顿服,疗程1~2周。继发细菌感染时联合应用抗生素。

30.:

以往将该病分为:单纯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实际上是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

1)皮肤:皮肤紫癜是本病的主要表现,皮疹略高于皮肤,称为可触性紫癜。大小不等,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一般1~2周内消退,紫癜在四肢远端和臀部多见,躯干少见。

2)腹部症状(腹型):多在皮疹出现的一周内发生,最常见的是腹痛,表现为阵发性的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半数患者出现大便潜血阳性,小儿可发生肠套叠甚至肠坏死。

3)肾脏表现: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和血尿。肾损害基本是一过性的。

4)关节症状(关节型):表现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和触痛。膝关节和踝关节为最常受累的部位。关节炎症多为一过性,可有活动障碍。

5)其他症状:病变累及脑组织者可出现精神症状,累计呼吸道可出现咯血和胸膜炎,另外可出现视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视网膜出血等。

非重点,书上整理

皮肤总论: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平方米。厚0.5-4mm

2.表皮:复层鳞状上皮包括:(外胚层起源)

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

树突状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皮肤唯一CD1a阳性),梅克尔细胞(触觉感觉细胞,特异表达角蛋白K20)

桥粒: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相邻的细胞之间的细胞膜卵圆形致密增厚形成。

半桥粒:基底层细胞与基底膜带之间的连接结构,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膜真皮侧形成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嵌合形成。

基底膜带:表皮与真皮之间,保证真皮和表皮连接紧密。光镜下PAS染色成紫红色均质带。电镜下由包膜层,透明层,致密层,致密下层形成。

3.真皮:中胚层起源,主要包括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及皮肤附属器。分为如头层和网织层。

4.皮下组织:又称皮肤脂肪层,与肌膜相连,包括结缔组织与脂肪小叶。为激素转化的重要部位,如瘦素,雌激素。

5.皮肤的功能:

1)保护: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的防护。

2)吸收: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管吸收一些水分,少数电解质,脂溶性物质,重金属盐等。

3)感觉: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痒觉。

4)分泌和排泄:汗腺与皮脂腺排泄汗液与皮脂。

5)体温调节:感受环境温度变化向中枢传递信息。

6)代谢:黑素,水,电解质,糖,蛋白质等的代谢。

7)免疫:多种免疫细胞以及大量免疫分子。

8)美学:健康的皮肤体现健康,美丽与自信。

6.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无隆起也无凹陷,触觉不能感知,一般小于1cm。

丘疹:浅表性,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隆起性皮损。

水疱: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一般小于1cm,大于1cm称大疱。

脓疱: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

囊肿:含有液体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结节: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者椭圆形。

风团:真皮浅层水中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7.角化过度:角质层异常增厚,多见于扁平苔藓,掌跖角化病,鱼鳞病。

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有残留的细胞核,多见于银屑病,玫瑰糠疹,汗孔角化症。

角化不良:角质或附属器个别角质形成细胞未至角质层即显示过早角化,表现为核固缩,嗜伊红染色。常见于毛囊角化病,鲍文病,鳞状细胞癌。

8.抗组胺药:

H1受体结合剂:分布在皮肤血管粘膜脑组织。

第一代: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异丙嗪,酮替芬。(易透血脑屏障)第二代: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奥洛他定(不透血脑屏障)

H2受体结合剂:分布在消化道黏膜。: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9.窄波中波紫外线是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遗传性皮肤病

1.鱼鳞病:一组以皮肤干燥伴片层鱼鳞状黏着性鳞屑为特征的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疾病。有角化过度。

寻常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定位:1q21。鱼鳞状,对称,小腿伸处明显。冬重。

性联隐性:伴X染色体隐性,只见于男性,定位:STS,四肢伸侧及躯干下重。

先天性非大疱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定位:TGM1基因,发红。

板层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定位:TGM1基因,肢体屈侧以及外阴处明显。似铠甲状,引起眼睑外翻。

先天性大疱性:常显,定位:角蛋白相关,表皮松解性角化过渡,皱褶部位重。

2.毛周角化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为针尖样与毛孔一致的坚硬丘疹,不融合,内含卷曲的毛发,对称分布,好发于臂,股外侧,和臀部,面部。冬重夏轻。

3.掌跖角化病:掌趾部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角化过度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4.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皮肤轻微摩擦就会出现水泡或者血泡,肢端及四肢伸侧多见。多有EB阳性家族史。

单纯性:水疱在表皮内,较轻,不留瘢痕。

交界性:水泡在透明层内,少见,2岁内死亡。

营养不良性:水疱在致密下层,重,明显瘢痕。

5.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棘层松解,10-30岁,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松弛型水疱,尼氏征阳性,预后无瘢痕。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

丹*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蜂窝织炎则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所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SSSS

亦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葡菌型中*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系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引起的婴儿急性表皮棘层坏死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皮肤感染。好发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偶见成人。尼氏征阳性,手足部皮肤呈手套样及短袜样脱落,自觉疼痛。轻者1-2周痊愈,重者则因合并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

麻风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

HSV-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的感染;

HSV-Ⅱ型则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

良恶性皮肤肿瘤的鉴别

?一临床:境界、边缘、表面、对称否

?二病理:细胞形态、异型性、分化、核分裂象(金标准)

?三预后:发展、浸润、破坏性、转移

皮肤良性肿瘤

色素痣

皮肤血管瘤

汗管瘤

瘢痕疙瘩

脂溢性角化病

恶性皮肤肿瘤

?Bowen病

?Paget病

?基底细胞上皮瘤

?鳞状细胞癌

?恶性黑素瘤

?蕈样肉芽肿

第8章:衣原体,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

一: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D-K。多发生在性活跃人群,多数没有症状,有症状者可出现:1.男性尿道炎。2.女性粘液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宫颈水肿糜烂。3.新生儿感染。

治疗方案: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碱。

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由沙眼衣原体L1-3。分为1.早期:生殖器初疮,浅表性糜烂可以自愈。2.中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融合,由于腹股沟韧带分隔,出现“沟槽症”。3.晚期:反复淋巴结炎,在数年后导致阴部橡皮肿、直肠狭窄。

三:梅*

梅*螺旋体,主要损害由CD4+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

获得性梅*:1.一期梅*:包括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2.二期梅*: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皮损广泛、对成分布、皮损破坏性小、没有自觉症状。包括:掌跖梅*疹、扁平湿疣。4~12周自行消退。仅有非TP抗原血清实验转阳,或滴度上升4倍以上而无临床症状,称为血清复发。3.晚期梅*:3~4年后,皮损少,不对成,破坏性大,损害内TP少,传染性弱。包括: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性梅*疹、梅*性树胶肿。晚期心血管梅*:主要累及升主动脉。晚期神经性梅*.4.潜伏梅*

胎传梅*:1早期胎传梅*:新生儿早产,发育营养差,消瘦,脱水,皮肤松弛,貌似老人。

2.晚期胎传梅*:5~8岁发病,以间质性角膜炎+hutchinson齿+神经性耳聋三联征为标志。

3.先天潜伏梅*。

梅*血清学试验:

1.非TP抗原血清试验:包括1)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VDRL。2)快速血浆反应环状卡片试验RPR。3)甲苯胺红不需加热的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都是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

前带现象:1%~2%二期梅*患者,因为抗心磷脂抗体滴度过高,干扰正常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未经稀释的血清非TP抗原血清试验出现弱阳性或阴性。但血清经过稀释后,呈现阳性反应或反应增强。

2.TP抗原血清实验:检测TP特异性抗原蛋白(TP15,17,47)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包括:荧光TP抗体吸收实验FTA-ABS;梅*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免疫分析法EIA。

3.脑脊液检查:WBC大于等于5*10的6次方,或大于等于20*10(HIV患者);蛋白大于0.5g/l,或葡糖水平低于2.72mmol/l.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

吉海反应:梅*患者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是杀死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急性发热性反应,通常在梅*初次治疗后24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呼吸心跳加快,一般持续12~24小时。

第9章:真菌性皮肤病

手癣多为一侧,足癣多累及双侧。可出现“两手一足综合症”。足癣如不及时治疗,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我国引起头癣的主要是:犬小孢子菌(白癣)。头癣的主要表现是:1.*癣:瘌痢头,破坏毛囊,永久性脱发,皮损处有鼠臭味。2.白癣:可出现“母子斑”,不破坏毛囊,不会永久性脱发,预后不留瘢痕。3.黑点癣。4.脓癣。

花斑糠疹:由马拉色菌导致的皮肤浅表角质层的慢性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以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最多见(鹅口疮)。

第10章:原虫、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

利什曼病:由利什曼原虫引起,临床表现:1)皮肤利什曼病:红斑、结节、色素减退斑、溃疡。2)年末皮肤利什曼病。3)内脏利什曼病:又称为黑热病,单核吞噬系统最先受累(肝、脾、淋巴结)。

疥疮: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层内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在指缝处可见到很浅很细的匍形疹,是疥螨掘进的隧道,盲端有一针头大的灰白色或淡红色丘疹或水泡,雌虫常停留在此处。可用针挑出,具有诊断意义。患者夜晚常有剧烈瘙痒。

虱病:1)头虱病。2)体虱病。3)阴虱病。

十二、物理性皮炎

1、日晒伤主要由中波紫外线(UVB)引起

2、最小红斑量(阈红斑量,MED):光源在一定距离(50cm)照射,引起皮肤产生刚能觉察到的红斑反应所需的照射时间,为一个最小红斑量。因人而异。

3、选择防晒品:室内工作和家庭主妇:SPF10,PA+;室外工作和中午户外:SPF20,PA++;烈日下活动和海水浴:SPF30,PA+++.

4、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日光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一种特发性,间歇性反复发作,以多形皮损为特征的光感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女性。

5、痱子亦称粟粒疹,是汗孔闭塞导致皮肤内汗液潴留的一组疾病,分为白痱、红痱、脓痱、深痱

6、放射性皮肤是由各种类型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电离辐射可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对组织产生急、慢性损伤。电离辐射可使细胞死亡或者DNA突变,甚至恶性肿瘤。

十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考点:接触性皮炎可做斑贴试验,但急性期不宜进行。

神经性皮炎好发部位:颈部。背部、肘、腰、骶尾、会阴、阴囊等。

1、病因按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原发性刺激物——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致敏物——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2、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特点:a.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b.无一定潜伏期;C.皮损多限于接触的部位,境界清楚;d.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退。

3、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皮肤斑贴实验阳性

4、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大多为迟发变态反应(Ⅳ)相关

临床特征:急性期表现为皮疹多形性,有渗出倾向。亚急性期主要是红斑、鳞屑、痂皮。皮疹常对称分布,易有慢性反复发作,明显瘙痒。慢性期表现为苔癣样变为主。

5、特应性皮炎(AD)血清中IgE值高

十四:瘙痒与精神神经性皮肤病

1、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临床以皮肤干燥为较常见的原因。另外,肝、肾、血液及某些肿瘤等也可引起瘙痒。

2、精神性皮肤病包括:人工皮炎、寄生虫幻想症、咬甲癣、皮肤垢着病、拔毛癣等

十五、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

1、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一过性水肿反应。

2、多属I型变态反应,少数为I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3、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发生快,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其次是激肽。I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多见于输血反应。激活补体、产生过敏休克性*素及各种炎症介质,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II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即荨麻疹性血管炎,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

4、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或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

5、血管性水肿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2种,前者常见于淋巴瘤、结缔组织病和服用ACEI的高血压患者;后者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6、血管性水肿患者血清C1酯酶抑制物、C4和C2降低.

药疹

定义药疹(drugeruption)又称药物性皮炎(druginduceddermatitis),是药物通过注射、内服、使用栓剂或吸入.灌注、外用药物等任何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它系统。

病因1)抗生素类(青霉素)2)解热镇痛药(吡唑酮水杨酸)3)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苯妥因那卡马西平苯巴比妥)4)中药5)异种血清制剂疫苗6)其他吩噻嗪别嘌呤醇

发病机制

1)免疫性/变态反应性(少数人、有潜伏期、与用药剂量无关、形态多样、抗过敏治疗有效)

2)非免疫性反应包括非免疫活化蓄积和过量反应经光照发生的药疹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1)固定型药疹磺胺类、解热镇痛、巴比妥、四环素类引起发病部位固定好发于皮肤粘膜层交界处

2)荨麻疹型药疹类似于急性荨麻疹呈瘙痒性风团但持续时间更久可以是血清病样症状(发热、关节疼痛、肝肾损害)的症状之一

3)麻疹型或猩红热型麻疹型:红色斑丘疹遍布全身躯干为多;猩红热型弥漫性鲜红斑从面颈部开始向躯干四肢蔓延患者一般状况良好。

4)湿疹样

5)多形红斑型

6)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全身中*症状重眼、鼻、口、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均可剥脱,皮肤有明显疼痛;尼氏征阳性;其他重要脏器如心肝肾脑等均可同时严重受累。严重者可因感染、重要脏器病变、水电解质失衡等死亡;

7)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为重型药疹首次发病潜伏期20天以上2周左右全身皮肤大量脱屑,呈落叶状或鳞片状,手足呈手套袜套样剥脱。头发、指(趾)甲可脱落;常伴有明显全身症状,如未及时停用致敏药物,病程可长达2~3月或更久,严重者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8)痤疮型药疹碘剂溴剂糖皮质激素

9)光感性光*性、光超敏反应性(也累及非曝光部位)

10)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的药疹(DRESS)严重的发疹、发热、淋巴结病、肝炎、血液学异常,并可累及其它器官。面部浮肿是特征性的表现

诊断:1)明确的服药史2)一定的潜伏期3)皮疹突然发生发展快遍布全身多对称分布

实验室检查:

1)体内试验皮肤试验(皮内试验、划破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验)药物激发试验(药疹消退半个月以上后,内服试验剂量,这一试验禁用于速发型和重型药疹)

2)体外试验

治疗

2)一般治疗:停用药物避免使用与该药结构类似的药物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以促进致敏原排出

3)轻型药疹可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等;必要时口服泼尼松(30~60mg/d),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及糖皮质类固醇乳剂;固定型药疹有糜烂、较多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渗液不多时外用地塞米松氧化锌油;

4)重型药疹的治疗重型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等。

?治疗原则:

–应及时抢救,加强全身的支持疗法,加强皮肤及粘膜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过敏发生。

a)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病人病情及体重,给予每日相当于泼尼松1~2mg/kg糖皮质类固醇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并逐步改用口服剂,必要时可采用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冲击疗法。

b)加强支持疗法换用不易致敏的药物继续治疗原有疾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容量,保障蛋白质、能量的摄入预防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的不良反应

c)预防和治疗合并症伴有肝损害要保肝治疗肾功能损害者慎用肾*性药物贫血、粒细胞减少可以多次输血

d)防止继发感染消*隔离,如果有感染,使用抗生素要选用不易过敏的药物。细菌学检查之前使用广谱,细菌学报告后,可根据菌种和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

e)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的治疗注意保护眼睛定期冲洗,减少感染,防止上下眼睑的黏连。可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眼药水和4%硼酸眼膏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对闭眼困难者,为防角膜暴露后损伤,可用油纱布盖眼;意清洗口腔,有口腔糜烂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注意防止褥疮发生。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多型红斑

定义:是一种以多形性皮疹和虹膜样红斑为特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常有粘膜损害及全身症状。

病因:病原(病*)药物系统性疾病疫苗其他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常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关节肌肉疼痛和咽喉疼痛等;

皮疹于12~24小时内突然发生,对称分布;皮疹多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青年女性多见,春秋季节易发病;

1、红斑-丘疹型;常见病情轻面颈部皮损呈现靶型/虹膜型2-4周消退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2、水疱-大疱型;由上型发展而来,常有全身症状,扩散全身,口、鼻、眼、外生殖器可出现糜烂,渗出严重,出现水泡、大疱、血疱

3、重症型StevensJohnsons综合征发病急骤全身症状重皮损出现急骤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大疱血疱口腔黏膜、眼、鼻、生殖器受累

诊断要点:儿童青少年春秋季多见,皮损多形,虹膜样损害,前驱症状,可累计黏膜,出现全身症状

治疗:寻找病因外用药物治疗(无糜烂可用炉甘石,有糜烂用硼酸或生理盐水湿敷,破溃用新霉素霜等预防感染,眼部护理)内用药物治疗(轻症抗组胺药,重症糖皮质,支持疗法,抗感染治疗)

2.红皮病

是一种全身90%皮肤发生弥漫性潮红、脱屑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又名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dermatitis)

病因:1、某些皮肤病治疗不当2、药物过敏3、恶性肿瘤4、特发型

临床表现:1.急性红皮病发病急骤,伴高热,全身乏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细小密集的斑丘疹融合形成全身弥漫性潮红水肿,伴大量脱屑。

2.慢性期慢性弥漫性的潮红肿胀,没有大片状脱屑。皮肤血流增多,热量丢失,体温失衡。脱屑导致蛋白质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酮症酸中*,感染等诸多并发症出现。、

诊断要点:发病急骤,伴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及大部分皮肤呈弥漫潮红、肿胀,伴有大量脱屑及甲、头发脱落。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有诱发原因。

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维A酸

3.玫瑰糠疹

可能和hhv76相关

4.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临床表现和分型

寻常型银屑病

皮损红斑、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Auspitz征(指银屑病刮除鳞屑并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形状点滴斑块状钱币形地图样蛎壳状环状泛发

部位全身性,以头皮和四肢伸侧多见

症状痒

病程慢性、复发性

特殊部位的特点:头皮—束状发指甲—顶针状凹陷颊粘膜—灰白色环状斑

分期进行期旧的不退,新的皮损不断出现,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以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称为同形反应。同形反应(isomorphism)/Kobner现象:银屑病进行期,皮肤敏感性增高,各种机械刺激常可引起受刺激部位发生新的皮损。

静止期、

退行期皮损缩小扁平,炎症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关节病型银屑病

皮损:银屑病损害,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受累关节:以腕、踝、指(趾)末端小关节多见。

症状: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呈进行性发展。

X线检查可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类风湿因子阴性。

红皮病型银屑病

全身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多由于寻常型使用大量激素停药所致

皮损:全身迅速出现弥漫性潮红浸润,表面有大量麸皮样鳞屑,其间可见片状正常“皮岛”。

症状:肿胀、疼痛,可伴畏寒,发热,关节痛,头痛等症状。

1-2周脓疱干燥结痂,病情反复,呈周期性发作

因继发感染,全身衰竭而死亡。

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型

急性起病。

皮损迅速扩展至全身,肿胀、疼痛感。

全身症状:高热、寒颤

伴沟状舌、指、趾甲肥厚浑浊

1-2周自行缓解,但反复呈周期性发作。

若继发感染预后不良

局限性

皮疹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

大小鱼际-到掌心-手背-手指;足跖部好发于跖中部及内侧。

1~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及脱屑鳞屑下反复出现成群新疱。

经久不愈。

常伴甲病变。

组织病理学检查寻常型: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脓疱型:kogoj微脓肿

结缔组织病

1.红斑狼疮

病因:遗传因素性激素环境因素

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局限性的蝶形红斑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丘疹鳞屑型(银屑病样)和环形红斑型

不累计黏膜好发光照部位较少累及脏器

盘状红斑狼疮累及头面部为局限性,累及手足四肢和躯干为播散型慢性病程,5%发展为SLE

2.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有自身抗体。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男:女=1:9,症状复杂,常有全身发热、乏力、关节酸痛、体重减轻等

临床表现(选择题)

?皮肤粘膜:80%

–特征性损害有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狼疮、甲周红斑、掌红斑、指尖红斑伴萎缩、光过敏。

–弥漫脱发、狼疮发(Lupushair):前发际头发干燥无光泽,变细易断,长短不齐。

–口唇粘膜红斑、糜烂、无痛性溃疡。

–非特征性有荨麻疹样血管炎、多形性红斑、网状青斑和雷诺现象等。

?骨关节(常见)

–多为手指、腕、踝、膝关节的对称性关节炎、关节痛伴红肿,X线无关节破坏。

?肾脏损害: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形尿和肾功能衰竭(死因)。

?心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狼疮性脑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肺脏损害:间质性肺炎和ARDS、胸膜炎及胸腔积液。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害。

?血液系统:血液三系减少。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白细胞减少。

?淋巴结:全身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眼部病变:视网膜渗出、视乳头水肿。

心包炎最常见、心肌炎、疣状心内膜炎、充血性心衰、冠状动脉炎→心肌梗死

实验室检查皮肤狼疮带试验在非光照暴露区域也呈阳性补体C3下降

诊断

3.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肌肉的弥漫性炎症为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临床表现:皮炎和肌炎不平行

皮炎:眶周紫红色斑

Gottron丘疹:指指关节掌指关节伸侧的扁平紫红色丘疹

皮肤异色症

肌肉:主要累及横纹肌,最易累及的横纹肌是四肢近端的肌肉,对称性发病。表现为肌肉疼痛,运动障碍(举手抬足下蹲起立上楼等)

三角肌→上肢抬举困难,股四头肌→下肢无力,蹲下及战立困难颈肌→抬头困难。眼肌→复视。颜面肌→面具脸。喉及食管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进食发呛。呼吸肌、心肌→呼吸困难、胸闷、心悸、传导阻滞及心电图改变,甚至可发生窒息或心力衰竭。

其他症状间质性肺炎不规则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5-30%并发恶性肿瘤

4.硬皮病

局限型

斑状好发于躯干

线状好发于四肢面部儿童青少年多见刀砍状带状

系统型

?食管:常见,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胸骨后灼痛或上腹饱胀感。

?血管:Raynaud现象。

?心脏:心肌炎、心内膜、心包炎及心律失常、心衰。

?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进行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心脏病。

?肾:硬化性肾小球炎,伴高血压、氮质血症,严重时肾功衰。

l关节肌肉: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僵硬,肌无力、肌痛

第二十章大疱性皮肤病

大疱性皮肤病:

大疱性皮肤病是指皮肤,粘膜上出现以水疱、大疱为基本损害的一组皮肤病。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根据组织病理学水疱所在不同,分为表皮内水疱病和表皮下水疱病。

皮肤5层结构:由内及外,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尼氏征(棘层松解征):皮肤发生棘层松解的皮肤表现。

1.手指压水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

2.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方移动。

3.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

4.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外观正常的皮肤一同剥离。

天疱疮(pemplingm)

一组以表皮内棘层细胞松解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是壁薄、松弛的大疱,易破溃,成为不易愈合的糜烂面。

组织病理为表皮内水疱

血清中和表皮细胞间存在天疱疮抗体(IgG)

分类:

寻常型天疱疮(常见、严重)

增殖性天疱疮(少见,良性)

落叶性天疱疮(稍轻)

红斑性天疱疮(较轻,亚型)

特殊类型:副肿瘤性天疱疮、药物诱导性天疱疮、IgA型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BP)

?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

?躯干、四肢出现张力性大疱。

?组织病理上为表皮下疱,伴数量不等嗜酸性细胞的浸润。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基底膜带有IgG和/或C3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表明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表皮基底膜带抗体。

第十九章:血管性皮肤病

?发生于皮肤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疾病

?包括血管炎症、栓塞、功能障碍和血液成分异常。

皮肤血管炎(皮肤、全身)

病因:1、特发性2、感染性3、炎症性4、药物5、肿瘤

临床表现:皮损多样,紫癜、水肿型红斑、坏死性丘疹、水疱、血疱、结节、坏死、溃疡。

组织病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壁炎细胞浸润。

过敏性紫癜

?超敏反应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

?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疼痛,腹痛和肾脏病变

组织病理: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壁有纤维蛋白沉积、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

实验室检查:

?束臂试验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或正常,血沉升高,血小板正常,出凝血正常,可有血尿,蛋白尿,大便隐血阳性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累及真皮浅层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炎症性皮肤病

?以下肢紫癜、溃疡和结节为主的多形性皮损

结节性红斑

?发生于皮下脂肪的炎症性疾病

?小腿前侧的红色结节、斑块。

组织病理学:1.间隔性脂膜炎。

2.脂肪小叶间隔内水肿,红细胞外渗,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白塞病(behcetdisease)

?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以反复发作的口、眼、生殖器和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细小血管炎。

?可累及中、大血管,出现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第二十四章皮肤附属器疾病

痤疮(acne)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青春期后常自然痊愈或减轻。

(1)发病年龄: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

治疗原则:

1.纠正毛囊口角化异常(溶解角质);

2.降低皮脂腺的活性;

3.抗雄激素治疗;

4.杀菌、消炎及预防继发感染;

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抗生素类、维A酸类、雌性激素类、糖皮质激素、中药

3.物理治疗:粉刺挤压术、红蓝光治疗、光动力治疗、面膜

4.痤疮瘢痕的治疗

脂溢性皮炎 

皮脂腺分泌过多,继发亲脂的马拉色菌感染。

酒糟鼻

以鼻部为主的毛细血管扩张或增生为重要表现;

分期: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

斑秃

临床特点:头皮正常,无自觉症状;多为钱币大小,一片或数片,病程数月,可自愈,部分进行性发展成普秃或全秃。

分期:

进展期:脱发斑增大,边缘头发松动,易拔下。

静止期:脱发斑不再扩大,边缘头发不再松动。

恢复期:有新发长出。

男性型脱发

与遗传有关,与雄激素受体敏感性过高有关

后枕部不会脱发,

男女均可发病,

 男的从前额两侧鬓角开始,发际逐渐上移,最终顶部皮肤脱落;

 女的顶部头发逐渐稀疏。

治疗:

l血管扩张剂:米诺地尔生发水

l抗5α-还原酶治疗(保法止),以减少活性雄激素的转化、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效果慢,服药需2年时间。

l胱氨酸

l生发冲剂

臭汗症:

l全身性:小汗腺

l局部性:大汗腺

腋臭

病因:大汗腺分泌的汗腺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氨发出的异味,多在青春期发病。

治疗原则:勤换衣物,减少受热,刮除腋毛,使用收敛、止汗药物,严重时外科手术以破坏汗腺达到治疗目的。

26章

白癜风: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

机制:自身免疫,黑色色素细胞自毁,神经化学因子,遗传等学说

特点:多为青少年,无性别差异;部分患者季节性发病;皮疹为色素脱失斑,呈瓷白色,毛发可变白;多位于暴露和摩擦部位

分型:局限型:白斑单发OR聚集在某一部位(节段型,粘膜型)

泛发型:白斑总面积大于体表1/2以上(寻常型,面肢端型,混合型)

全身型

病理: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减少到完全缺少,炎症反应轻微

治疗:进展期口服激素+外用微型窄谱中波紫外线或mm准分子激光

稳定期:外用激素;节段型首选自体表皮移植或黑色素细胞移植

*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脸颊和颧部对称色素沉着

病因:日晒,妊娠,口服避孕药

分型:临床分型:面中部型;颧骨型;下颌型——前两者多见

病理分型: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不确定型

病理:黑色素细胞不变,色素增多

治疗:VC,VE,化斑颗粒剂;脱色剂:氢醌,维A酸软膏

雀斑:遗传病——儿童期发病,斑点状,日晒后加重;病理为黑色素细胞增大,数目不变

黑变病:面部灰褐色色素沉着病——光敏性皮肤病,与沥青,焦油,化妆品有关

分期:炎症期,色素沉着期,萎缩期

病理:炎症期:棘层细胞间水肿,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

色素沉着:真皮乳头层有大量嗜黑素细胞

萎缩期:表皮萎缩

治疗:避光,抗过敏(激素,抗组胺),祛黑(大剂量VC,硫代硫酸钠),祛斑霜

27章

毛周角化症:

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A,B12,C缺乏以及毛囊漏斗部角化细胞黏附障碍有关。

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为淡红色毛囊性红疹,互不融合,类似鸡皮,丘疹顶端圆锥形角质栓。

病理:毛囊口扩张,内含角质栓,角质栓内可有一根或多根毛发。

砷角化病:主要累及掌跖部,表现为点状角化型,鸡眼状,疣状,皮角样,角化斑疹;可进展为癌症

这章一堆罕见的遗传病。。。。估计不考

28章

黑棘皮病:皮肤绒毛状或乳头状增生、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好发于腋下,颈部,腹股沟。良性型与肥胖有关,恶性型与内脏肿瘤有关

治疗:病因治疗;

药物:外用鱼肝油,乳酸铵霜,氢醌

烟酸缺乏:病因:缺乏B3;

表现:三联征:皮炎,腹泻,痴呆,光敏性皮炎最有诊断意义;早期呈晒斑样改变,后期出现糜烂鳞屑及色素沉着——四肢棕红色或棕黑色焦痂样红斑脱屑

治疗为补充烟酸

锌缺乏:又称肠病性肢端皮炎

病因:1.遗传性:常隐,与肠道锌特异性转运基因突变有关(SLC39A4)

2.获得性:胃肠道疾病(吸收不良)、肾小管疾病、代谢需求增多

表现:婴幼儿常见:皮疹、脱发、腹泻,皮炎多分布于口腔周围,肛周和四肢末端。常伴口角炎,舌炎,精神症状。

皮肤淀粉样变:原发性(苔藓样,斑状,结节型)继发性(皮肤肿瘤,常见非黑素性皮肤瘤脂溢性角化)

病理:真皮乳头部顶部有均一红染团块物质(淀粉样蛋白)乳头上方表皮可见角化过度。甲基紫染色或刚果红染色呈紫红色。

word和pdf版:

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13级军总班皮肤性病学期末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