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电极通常被植入到重度至极重度耳聋患者的鼓阶中。因此,可以使用该装置将治疗药物输送到耳蜗内。最初,研究者通过在电极内部制造一个套管,再将该套管连接到一个泵,可在听力损失后将神经营养因子持续递送到豚鼠耳蜗内。与耳聋对照相比,螺旋神经元存活率有所提高,同时给予电刺激的动物螺旋神经元密度进一步提高。然而,在电极阵列中放置套管或任何空腔都具有隐患,会增加感染风险并显著改变电极阵列的机械特性。由于这个原因,一些研究探索了在耳蜗植入电极表面镀上载有药物的涂层,其中包括细胞涂层,该涂层被修饰可以表达和释放神经营养因子。
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炎症和纤维化被认为是一些植入后听力损失的原因,这些损失可能发生在有残余听力的植入者中。研究者发现耳蜗局部递送地塞米松可以防止部分残余听力的丧失,并降低植入阵列周围的组织反应。一些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把人工耳蜗植入物本身作为一种载体,在出现炎症和纤维化的时间内洗脱药物,如地塞米松。研究者在硅氧烷弹性体聚合过程中加入地塞米松,使得药物成为植入物的组成部分。在应用豚鼠进行测试时,地塞米松-人工耳蜗植入物在植入后3至13天期间减少了耳蜗中炎性细胞的浸润。这种方法还显示出了听力保护的趋势,但迄今为止的结果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5.4基于细胞的疗法对于毛细胞或螺旋神经元损伤或丢失,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以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替换或恢复受损细胞。干细胞是细胞治疗领域中最常用的细胞之一,因为它们有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潜能,包括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迄今为止,已有研究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或人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功能性毛细胞或听觉神经元。移植到耳蜗中时,已分化的干细胞可存活并整合到组织中。人耳祖细胞可在体外分化为具有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特征的细胞,移植到螺旋神经元耗竭的沙鼠体内后,可促进ABR阈值的恢复。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是一种已被重新编程到胚胎状态的分化细胞,由于它们是从患者自身细胞中产生的,可在无免疫反应的情况下进行移植,因此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