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疾病概览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类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约为40/,。它的遗传模式多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模式。患者家族数代中可能有多人出现该病症状,也可能无家族史或为散发个例。
腓骨肌萎缩症发病时间一般在20岁之前,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远端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症状一般从脚开始,患者可有双脚无力,小腿变细,足部不能上翘等,双足可能出现弓形足、脚趾弯曲畸形。随着病情发展,逐渐侵袭至大腿下1/3处,产生典型的下肢远端肌萎缩的症状,俗称“鹤腿”,此时双手及前臂也受到类似影响,可有双手不灵活,如扣纽扣,写字,系鞋带等动作受到影响。虎口处肌肉,手掌大鱼际肌等处可见肌萎缩。同时,患者产生感觉障碍,通常表现为麻木,触感减退或疼痛,也有部分患者感觉症状不明显。另外,除了脚部骨骼畸形,脊柱侧凸也时常发生。
(图片源自网络)
根据神经传导研究和神经病理学,腓骨肌萎缩症可分为两类:CMT1型(脱髓鞘型)和CMT2型(轴索型),这两类又有不同的遗传方式和相关的致病基因。目前,已发现80多个基因与CMT发病相关。根据致病基因不同可将CMT进一步分型。腓骨肌萎缩症亚型的诊断一般依据以下几项: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其他辅助检查;遗传模式、基因分析;有时也进行神经活检。
鉴于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后代是否会遭遇同样的情况是所有患者及家族成员最关心的问题。为了避免或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可以选择遗传咨询,即在医生的帮助下了解疾病的病因及遗传方式等;同时进行基因检测,预测后代患病风险,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康复建议适当运动
患有腓骨肌萎缩症的病人,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难免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整日卧床休息就是最佳选择。相反,轻度至中度的锻炼可以安全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行走能力、增强下肢力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自行车等,这对有氧耐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当然,任何锻炼都应在自身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高强度、高阻力的运动不仅不能帮助恢复,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辅助装置的使用
患病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畸形,这时候一些辅助装置的使用是可取的。踝足矫形器通常用于防止足部的下垂,帮助行走。考虑到舒适性和耐受性,一般更推荐定制的踝足矫形器,它也能有效缓解弓形足。上肢严重受累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支撑矫形器。另外,对于一些罕见的由膈肌无力或内收性声带麻痹引起的呼吸衰竭病例,可以采用辅助通气设备或进行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
(图片源自网络)
外科手术
对于骨骼畸形,特别是足部畸形的患者,有不少外科手术疗法是可行的,例如各类软组织手术、截骨和关节融合手术。另外,一些有着其他症状如脊柱侧凸的患者,在严重时也须接受手术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手术疗法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病例的手术,具体方法和最佳时期都不相同,因此患者应听取医生意见,合理选择。
治疗进展
目前用于治疗CMT分型中最多见的常染色体遗传脱髓鞘型CMT1A的数类药物已经陆续步入了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阶段。
例如,在国内外开展的研究中,新药PXT已分别被欧盟EMA和美国FDA授予孤儿药地位。国内也已将其纳入临床三期试验优先审评,加快上市进度。我们相信,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治疗CMT的有效药物必将问世,疾病的攻克指日可待。
小编提示
腓骨肌萎缩症目前尚无特效药,一般采用对症及康复疗法。如果已经发病,切勿轻信偏方,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则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如果家族中有人发病,无需盲目忧虑,适当时可进行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