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叉神经痛,针灸奇招有奇效
TUhjnbcbe - 2021/4/18 17:35:00
北京看皮炎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概述

三叉神经痛中医称之为面痛是指以面颊部位抽掣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三叉神经痛有原发与继发之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至今病因尚未明确,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由肿瘤、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风寒痹阻阳明热盛

下关、太阳、四白透巨髎、合谷、内庭。

阴虚阳亢

听宫、四白、风池、足三里、太冲、太溪。

随症配穴

三叉神经第Ⅰ支痛加鱼腰、攒竹、阳白;

第Ⅱ支痛加颧髎、迎香、翳风;

第Ⅲ支痛加颊车、大迎、夹承浆。

头痛加头维。

方法

下关穴宜适当深刺,进针1~2.5寸左右,轻轻提插使触电样针感放散到下颌及舌部;

四白穴,针尖向下透巨髎,使感应放射到上唇部为佳。针刺听宫略向内下,使感应放射到颊部为好。远部各穴用提插捻转补泻法。

鱼腰穴,针尖斜向攒竹穴沿眉刺入0.5~0.8寸,使触电样针感放散到前额部;夹承浆穴,针尖宜向内下方刺入,使感应放射到下唇。留针15~30分钟左右,间歇提插运针。疼痛剧烈者可每日治疗1次。经年不愈,可隔2~3天针灸治疗1次。30次为1疗程。

实用小技巧

贴敷法:地龙、全虫、细辛、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取适量用白酒调为糊状,外敷痛侧太阳穴处,脱敏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敷足法:吴茱萸5克,研为细末,略加面粉少许,用水调成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每日1换。

敷脐法:炮山甲、厚朴、白芍、制乳香、制没药各等份,研为细末取适量用*酒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处,脱敏胶布覆盖每日一换。

药枕法: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份,研为细末,作枕用。

病因病机西医认为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三叉神经在脑桥被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后根,局部产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疼痛发作。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有明确的病因,如颅底或桥小脑角的肿瘤、转移瘤和脑膜炎、脑干梗死、多发性硬化等侵犯三叉神经的感觉根或髓内感觉核而引起的疼痛,多伴有邻近结构的损害和三叉神经本身的功能丧失。早在明代《证治准绳》中就有记载:“面痛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暴痛多实,久痛多虚……颊车发际皆痛不开口,言语饮食皆妨,在额与颊上常如糊,手触之则痛;此足阳明经受风*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有此证。”面部为一身阳经之会,足三阳经筋结合于颃(面颧部),手三阳经筋会于角(头角部)。金伯华教授认为,疼痛位于眼部或眶上,多为足太阳经病变;疼痛位于鼻部、牙根、面颊、上下颌处,多为手足阳明经及手太阳经病变。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袭于面部经络,寒性收引,凝滞经脉,气血痹阻,遂致面痛;或因风热*邪,浸淫面部,影响经脉气血运行而发面痛。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七情过极,郁久化火,致肝火上炎至面部经络;或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引动内风,上窜面部作痛。素体脾虚,或素嗜食肥甘厚味而致脾虚,或年老正气亏虚,气虚则运血无力,日久致血液瘀滞于阳经所行面部发为面痛。金伯华教授认为,风、火、寒邪是外因,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是其发病的内因,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面痛。

相关课程链接点击这里: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醒脑开窍针刺法传承班,定于3月26日在北京共同举办

长按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叉神经痛,针灸奇招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