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期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
TUhjnbcbe - 2021/4/22 22:4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69129.html

一、膀胱的解剖学结构:

膀胱壁由三层组织组成,由内向外为粘膜层、肌层和外膜。肌层由平滑肌纤维构成,称为逼尿肌,逼尿肌收缩,可使膀胱内压升高,压迫尿液由尿道排出。在膀胱与尿道交界处有较厚的环形肌,形成尿道内括约肌。括约肌收缩能关闭尿道内口,防止尿液自膀胱漏出。

正常成人膀胱的容量差别很大,不同年龄、性别、个体,膀胱的容量也各不相同。正常膀胱的容量为ml左右,一般膀胱内尿量达到~ml时有尿意。一般当膀胱容量蓄积到~ml时,由于膀胱壁的过度充盈,将产生痛觉,尿意十分明显。

二、定义:

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两者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即为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

三、临床表现:

膀胱感觉减退和收缩力减弱是糖尿病膀胱病变最主要的表现。膀胱感觉的丧失是最早出现的表现,膀胱内尿量可以积到ml或以上而毫无尿意,排尿次数减少;其次是出现逼尿肌功能减弱,排尿无力,残余尿量增多,超声检查常可发现残余尿量在ml以上,晚期则出现大而无力的膀胱、排尿失禁、尿潴留、继发感染和膀胱输尿管返流。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几乎只发生在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临床上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尿道短,尿潴留、尿失禁容易导致严重的尿路感染,且迁延不愈,如后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诊断:

如果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临床症状,B超显示残余尿量超过50ml,即可诊断糖尿病神经性膀胱。诊断本病,首先要排除影响尿道、膀胱功能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尿路结石等等,另外,还应排除中枢性疾病,如脑、脊髓病变等,并注意有无服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

五、治疗:

在控制血糖和改善全身情况的基础上,应用肌肉收缩药物:如果膀胱残余尿超过ml,可给胆碱能制剂,如氨甲酰甲基胆碱10~20mg,每日3~4次;也可口服或肌注抗胆碱酯酶药(吡啶斯的明)、α-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

这类药物虽能兴奋平滑肌,但不良反应较多,应当慎用。有心绞痛、支气管哮喘及尿路梗阻者忌用。训练逼尿肌功能,养成按时饮水及排尿的习惯,无论有无尿意,每隔3~4小时排尿一次。

轻症患者可试用下腹热敷及非重力按摩、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或维生素B1,重症者可考虑间歇性导尿。

合并尿路感染者,应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积极抗感染。

本期审校:巴俊强、蒲秀香;

图文编辑:高洪蛟。

“遵义糖尿病教育之窗”致力于公益性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期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