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4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腋下肿块一周,营养良好,神志清楚,体温36.3℃,血压/72mmHg,血常规白细胞29.74x/L,淋巴细胞数24.63x/L。彩超探查脾大,厚径46mm,腹腔、双腋下、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淋巴结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融合在一起,回声减低,部分类似无回声,髓质消失,血流信号丰富,呈外周型。胸部、腹部CT示纵隔、腹盆腔内、腹膜后多发重大淋巴结,部分融合。遂行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示小B细胞淋巴瘤。
图示互相融合的淋巴结及淋巴结内血流信号
图示相互融合的淋巴结
图示穿刺针进入淋巴结内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根据不同的淋巴细胞起源,可以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瘤,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因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局部表现包括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表面光滑、活动,扪之质韧、饱满、均匀,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晚期则互相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或形成溃疡;咽淋巴环病变口咽、舌根、扁桃体和鼻咽部的黏膜和黏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又称韦氏环,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鼻腔病变原发鼻腔的淋巴瘤绝大多数为NHL,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胸部病变纵隔淋巴结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多见于HL和NHL中的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前体T细胞型淋巴瘤。胸部X线片上有圆形或类圆形或分叶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压迫支气管致肺不张,有时肿瘤中央坏死形成空洞。有的肺部病变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此时临床症状明显,常有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心肌和心包,表现为心包积液,淋巴瘤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病变,可有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等表现;腹部表现脾是HL最常见的膈下受侵部位。胃肠道则是NHL最常见的结外病变部位。肠系膜、腹膜后及髂窝淋巴结等亦是淋巴瘤常见侵犯部位;皮肤表现恶性淋巴瘤可原发或继发皮肤侵犯,多见于NHL;骨髓恶性淋巴瘤的骨髓侵犯表现为骨髓受侵或合并白血病,多属疾病晚期表现之一,绝大多数为NHL;神经系统表现: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其他表现。恶性淋巴瘤还可以原发或继发于脑、硬脊膜外、睾丸、卵巢、阴道、宫颈、乳腺、甲状腺、肾上腺、眼眶球后组织、喉、骨骼及肌肉软组织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注意鉴别。
超声通过对颈部、锁骨上窝、腋窝等浅表及腹部和后腹膜等结内淋巴结的扫查可了解淋巴结的大小、多少、内部回声、有无融合及淋巴结内部血流,流速、
阻力等声像图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信息。典型结内淋巴瘤超声表现为异常肿大的一个或多个淋巴结,长短径比值L/S2,多呈串珠状或融合状,边界大多较整齐清晰,淋巴结门结构消失;内部回声相对均匀,呈极低回声或中低回声,中低回声内可见到似纤维束样细线状强回声,无钙化及液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呈ⅡⅢ级血流。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是安全的取得组织细胞学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