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疾病分类、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特殊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以及治疗进行总结,以帮助类风湿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
疾病简介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如果不经过正规治疗,约75%的患者在3年内出现残疾。类风湿关节炎分布于世界各地,其患病率为0.18%~1.07%,其发病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印地安人高于白种人,白种人高于亚洲*种人。在我国的总患病人数超过万。类风湿关节炎在各年龄中皆可发病,高峰年龄在30~50岁左右,一般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疾病分类
根据起病缓急程度可分为隐匿性、亚急性和突发性起病三大类;根据发病时受累关节数可分为多关节、少关节、单关节及关节外表现起病。
发病原因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级亲属患病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1.5倍。孪生子研究结果显示,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各种因素中,遗传因素占50%~60%。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包括HLA-DR、PADI4和PTPN22等。
感染因素
某些病*和细菌感染可能作为起始因子,导致携带易感基因的个体发生免疫反应,进而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病原体包括EB病*、细小病*B19、流感病*及结核分枝杆菌等。
性激素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2~4,提示性激素可能参与发病。另外,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怀孕期内病情可减轻,分娩后1~3个月易复发,提示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失调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其他因素
吸烟、寒冷、外伤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有关。
发病机制
上述发病因素如何打破免疫耐受启动自身免疫过程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假说认为,病原体的某些成分与自身抗原有相似的抗原表位,由此产生的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对自身成分产生反应,从而导致自身组织损伤。
表位扩展
表位扩展是指T细胞或B细胞在免疫应答早期对个别表位的应答扩展到对其他表位的应答。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极早期阶段,体内可能仅检测到少数的抗体,随着自身免疫反应的进展,逐渐出现多种自身抗体。
模糊识别
研究发现,HLA和抗原的结合在结构特异性上并不严格。同一种抗原可被多个HLA表型识别,而同一种HLA分子可分别结合不同抗原,这种现象成为模糊识别。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可能通过T细胞受体以及HLA-DRB1之间的模糊识别,引起HLA-DR4/1或其他Ⅱ类HLA基因携带者发病。
病理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表现为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改变可分为炎症期、血管翳形成期和纤维化期。血管翳形成是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的重要病理特征,在类风湿关节炎软骨和骨破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节外表现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血管炎。类风湿结节是其特征性表现,结节中心为类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栅状”排列的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临床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为缓慢隐匿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关节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的症状表现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同时,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及“钮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
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多见于关节突起部及经常受压处,无明显压痛,不易活动。类风湿结节也可发生在内脏,心包表面、心内膜、中枢神经系统、肺组织及巩膜等。
2.血管炎:可影响各类血管,以中、小动脉受累多见。可表现为指端坏疽、皮肤溃疡、外周神经病变、巩膜炎等。
3.心脏:心包炎、非特异性心瓣膜炎、心肌炎。
4.胸膜和肺:胸膜炎、肺间质纤维化、肺类风湿结节、肺动脉高压。
5.肾:膜性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增殖性肾炎、IgA肾病及淀粉样变性等。
6.神经系统:感觉型周围神经病、混合型周围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炎及嵌压性周围神经病。
7.造血系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疾病活动期血小板升高。
特殊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
1.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指在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与年轻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多为急性发病,常伴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和乏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类似风湿性多肌痛样的临床表现。近端肢体关节,尤其是肩关节受累较突出,类风湿结节少见。患者病情活动度往往较高,晨僵更明显,类风湿因子(RF)多为阴性。
2.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指类风湿因子及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均为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及关节外表现轻于血清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治疗反应好,预后良好。
3.回纹型风湿症:又称反复型风湿症,该病多见于30~60岁之间,以关节红、肿、热、痛间歇发作为特征。间歇期无任何症状,发作无明确规律。该病反复发作,但不会发生明显关节损害,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
3.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症:亦称RS3PE,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腕关节、屈肌腱鞘及手小关节的急性炎症,伴手背部可凹性水肿。类风湿因子呈持续阴性,且有发生肿瘤疾病的风险,对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反应差,短期应用激素可迅速改善症状,但仍可留有后遗症,包括腕和手指的屈曲挛缩等。
4.Felty综合征:为血清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系统并发症之一,病程多在10年以上,女性占2/3,常伴有较高的类风湿因子。临床主要表现为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也会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
5.成人斯蒂尔病:该病特点是以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明显增高。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常阴性,若类风湿因子阳性,则提示可能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流程
检查项目
检查类型
检查指征
组织活检
当须排除其他疾病时,可取滑膜组织进行活检;类风湿结节也可进行组织活检证实。
血液检查
①血小板在疾病活动期略有增高。②血沉活动期增快。③C反应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升高,在缓解期下降,此类类风湿关节炎的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④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铁贮存正常,但其利用有缺陷,因此患者常见贫血;若服用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引起胃肠道出血,则更会引起贫血。⑤白细胞在疾病活动期稍增多,少数患者有嗜酸性细胞的升高。⑥免疫方面的检查。早期出现免疫球蛋白M(IgM)增加,以后免疫球蛋白C、A(IgC、IgA)均升高,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该病的病程或阶段以及类风湿因子滴度无关。总补体、补体C3在严重患者中可下降。
滑液检查
呈混浊草*色浆液,白细胞计数(2~7.5)X/升,约50%~70%为中性粒细胞。补体水平常有降低,类风湿因子一般阳性,黏蛋白凝固试验块松散。
治疗流程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应强调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和其他治疗等。
治疗方法
实施细则
治疗效果
一般治疗强调患者教育及整体和规范治疗的理念。
休息、理疗、体疗、外用药、正确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药物治疗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
非甾类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改善全身症状有重要作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生物制剂:是目前积极有效控制炎症的主要药物,减少骨破坏,减少激素的用量和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痛和全身症状。植物药制剂:雷公藤、白芍总苷:对缓解关节肿痛有效,是否减缓关节破坏尚乏研究。
外科治疗
常用的手术主要有滑膜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以及软组织修复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内科正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为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故术后仍需药物治疗。
来源:疼痛康复之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