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手足外科顺利开展鲁中地区第
TUhjnbcbe - 2021/6/7 17:03:00

各位读者,大家好!

医院手足外科将结合年度部分有代表性手术做一系列病例随访、汇报、分享。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糖尿病足治疗方面的新技术,即《骨膜牵张+有限截肢+抗感染骨水泥植入技术》,据了解该项技术为淄博市,同时也是山东省鲁中地区第一例。

疾病简介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常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

目前,糖尿病足仍然是困扰骨科医师、血管外科、内分泌科医师的一种难愈性疾病。很多医师望而却步,究其原因,包括:

病人往往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一般情况差;

血管病变难以通过介入治疗办法再通,或者短暂再通后,血管再次狭窄、闭塞。感染创面在没有足够血液供应的情况下,难以控制,或者感染控制后,刀口难以愈合。

糖尿病坏疽常合并骨髓炎,多种细菌感染,局部感染难以控制。

针对如上问题,医院手足外科引进目前糖尿病足最新治疗办法,即骨膜牵张技术+抗感染骨水泥技术,并成功为2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该手术。

新技术介绍01——骨膜牵张技术(改善血供)

传统横向骨搬移技术需要对胫骨中上1/3内侧骨皮质进行截骨。该技术虽然能改善末梢血供,但创伤大,手术复杂,后期容易出现胫骨病理骨折。

骨膜牵张技术是是对横向骨搬移技术的改进,通过骨膜下牵张板植入后的缓慢牵拉,促进肢端休眠血管再通,改善末梢血供。技术优势包括:

操作简单,可在局麻下完成,手术风险低,术后可立刻下床行走,舒适度高。

有效避免了横向骨搬移技术术后病理骨折的缺陷;

血供改善较球囊扩张、管腔内支架植入等持续时间更长,为后期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新技术介绍02——抗感染骨水泥技术(控制感染)

抗感染骨水泥技术,即通过混合万古霉素的抗感染骨水泥填塞足部清创后创面及死腔,控制局部感染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的优势体现在:

抗感染骨水泥作为抗生素局部使用的载体,通过长期、持续、高浓度抗生素释放(骨组织内是静脉给药的倍,软组织内是静脉给药的倍),有效杀灭彻底清创后感染部位残留的浮游细菌;

通过抗感染骨水泥填塞死腔,避免局部血肿形成(血肿是浮游细菌繁殖,再次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培养基);

抗感染骨水泥作为一种异物,可以有效刺激局部诱导膜(富含血管及生长因子)形成,为二期闭合(缝合或者植皮)创造有利条件。

病例介绍01

患者女性,70岁;

糖尿病20年,左足第2趾发黑1月余,创面流脓。

入院诊断:

左足糖尿病型坏疽(Wagner4期)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术前大体照

1

2

有限截肢后大体照

1

2

抗感染骨水泥植入后大体照

1

2

骨膜牵张前后大体照

1

2

术中透视情况

1

2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骨膜牵张后,自觉足底发热,有过血感。目前正积极骨膜牵张,术后三周复查CTA,根据复查情况,适时闭合创面。

病例介绍02

患者男性,71岁;

糖尿病17年,左足3、4、5趾坏疽2月余;

入院诊断:

左足糖尿病型坏疽(Wagner4期)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术前大体照

1

2

有限截肢后大体照

1

2

抗感染骨水泥植入后大体照

1

2

骨膜牵张板植入后大体照及术中透视

1

2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骨膜牵张后,自觉足底发热,有过血感。目前正积极骨膜牵张,术后三周复查CTA,根据复查情况,适时闭合创面。

          "fill="rgb(,,)">

谢兵,副主任医师

手足外科副主任。从事手足外科工作21年。主编《骨科手术技巧》专著一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篇。擅长:四肢创伤显微技术修复;手及腕部、足与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腕及踝关节疾患的微创治疗;四肢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手足部畸形矫正等。

中国矿山救护联盟,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一届骨质疏松康复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老年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淄博市手外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淄博市医学会骨松和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淄博市显微外科学委员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手足外科顺利开展鲁中地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