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6/14 17:25:00
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眩晕门诊的董永书医师整理了一下房间准备下班,突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是一个外地老病人的电话,听完电话里急切的诉说,董医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个病人的朋友一个月前突然出现眩晕,天旋地转感明显,伴随有恶心、出汗、心慌等症状,每次躺下睡觉和起床时都会发病,甚至夜里翻身的时候也会发作,按脑供血不足治疗了一个月病情也不见好转,工作生活什么都干不了,最后弄得看见床都害怕,痛苦不已。后来多方打听得知河南省医院眩晕门诊的董永书副主任医师能看这个病,就急着托人问什么时候坐诊。医院后董医生又重新穿上了白大褂,病人是一位老先生,在几个儿子的陪同下一脸愁容的走了进来,听完他的病情叙述,董医生指导着他背对着坐在床上,头向一侧倾斜45度,做了个诱发试验,当即出现了明显的眼震和眩晕,病人痛苦的大哭起来。安慰了病人后董永书医生确定这个病人患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右后半规管游离型。据董永书介绍,这种眩晕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叫耳石症,临床上很常见,约有50%以上的眩晕都是该病引起或伴发的,可是这种病虽然多见,但是由于了解该病的人不多,极易被误诊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治疗效果当然不能令人满意。这种病有两个典型症状,一是短暂发作,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多数为天旋地转的感觉,也有昏沉、恶心等感觉;二是眩晕因头、体位的改变而突然出现,通常发生于躺卧位至坐位时,亦可出现于在床上翻身时。发病的原理是耳朵内部感觉平衡和眩晕的三个半规管内部一些碳酸钙结晶由于外力撞击等脱落进入内淋巴液中,随着头或身体位置的改变,撞击半规管的感受器造成的眩晕症状。该病常见于老年性耳部疾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后等,诱发因素有人到老年、劳累、寒热刺激、情绪波动以及坐飞机等压力变化环境下。但该病的治疗极其简单,通常用Epley(爱泼利)耳石复位法复位,即通过手法人为地把脱落进入内淋巴液中的碳酸钙结晶“驱赶”出来,回到原来的位置,一般情况下,5分钟即可完成操作,成功率很高。确诊之后,董永书让病人背对着坐在床上,经过一番嘱咐后做了一个标准的Epley(爱泼利)耳石复位法。提示耳石已经复位。动作简单得让病人不敢相信折磨了他一个月的眩晕会这样就被治好了,因为担心眩晕发作,病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躺下一试疗效。董永书安慰病人说:“没问题的,我敢保证你绝对不会出现天旋地转的眩晕了”。得到了这个保证后老先生决定试一试,果然,那种痛苦的眩晕没有出现,激动地老先生和几个儿子连声感谢。(视频系真实病人真实场景,文章文字稍有加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简介一、疾病概况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是发病率比较高的眩晕疾病,占门诊眩晕病的60%-70%,女男比例约为2:1,通常3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历史原因和科普宣传的滞后,大多数医生和患者对该病少有了解,误诊率非常高,多数患者常年治疗效差。近十年来该病因为治疗手法的突破而发展迅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病因是内耳“负责”平衡的耳石,因为某种因素脱落后游离进入半规管内,改变了半规管内流体力学特性,导致头部或身体在位置变动时出现的短暂性的眩晕。在治疗上需要管石复位术来进行治疗。下图是该病的发生部位示意图。二、诊断该病满足以下两条典型症状即可做出疑似诊断:1、当起床、躺下、翻身、抬头、低头或头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出现天旋地转性质的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慌、汗出等症状;2、发病短暂,通常持续数秒至十数秒钟,常年反复发作。或者做诱发试验亦可诊断(DIX-Hpike试验、ROLL试验等),下面左图为DIX试验。三、手法复位治疗确诊该病后必须要做耳石复位术才可以解决。目前常见的复位手法为Epley法、Semont法、Barbecue法、Gufoni法、Kim法等。上图为Epley法示意图。四、针刺+前庭康复治疗(稳石治疗)手法复位后患者经常出现头晕、昏沉不适、漂浮感等残留症状,而且该病复发率也很高。但给予针刺、耳穴压豆、前庭康复等以稳定耳石为目的的中医传统治疗后会明显减轻症状程度及复发率。专家简介董永书,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眩晕病团队负责人,省内较早从事耳石症诊治的专家。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各类疑难眩晕病的临床防治工作至今。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课题、省中医专项课题4项;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眩晕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秘书长。擅长治疗各类疑难眩晕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枢及周围性前庭神经病、前庭性偏头痛、慢性主观性头晕);尤擅长应用多种复位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作者:董永书审核:郑宏编辑:李娟(医疗发展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