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神经肌肉以镶边空泡为组织病理学特点的肌病
TUhjnbcbe - 2021/6/21 17:26:00

镶边空泡(rimmedvaculoes——编辑注)是一种非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所描述,但直至年Nonaka等报道了3例以远端无力为主的患者,肌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以大量镶边空泡为特征,这一形态学描述才开始频繁地出现。越来越多的报道提示,多种肌病是以镶边空泡为主要或合并组织病理学表现的,但目前尚缺乏对该类肌病的一个系统汇总。本文从肌肉病理的形态学出发,总结以镶边空泡为病理学特征的一系列肌病的临床、辅助检查及遗传学特点,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这类肌病的认识。

一、以镶边空泡为组织病理学表现的肌病

(一)远端型肌病(distalmyopathy)

是一大组以远端肌肉萎缩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肌病总称,分型依赖临床表现和基因,除Miyoshi远端肌型病外,其他类型远端型肌病的肌肉病理均可出现镶边空泡,其中又以伴镶边空泡的远端型肌病(DMRV)/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IBM)最为常见。

DMRV/HIBM: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别由Nonaka和Argov于20世纪80年代报道。年Eisenberg等确定HIBM的致病基因为GNE。年Nishino等证实,DMRV和HIBM为等位病变。GNE编码的UDP-乙酰氨基葡萄糖2表位酶/乙酰甘露糖激酶(GNE),为合成唾液酸的关键酶。动物模型证实,GNE突变可使一些重要糖蛋白或糖脂无法唾液酸化,可能是主要的致病机制,但唾液酸生成障碍如何导致镶边空泡,目前尚未阐明。关于GNE基因突变,日本和韩国人群最常见的为p.VL,而欧洲非犹太人群最常见的为P.MT,与国内的报道不同。该病在20~30岁为发病高峰,以胫前肌和大腿后组肌群受累为主,呼吸肌、面肌一般不累及,偶有报道可出现肢带肌无力,但股四头肌功能始终保留为鉴别点之一。肌肉活检示在萎缩肌纤维可见大量镶边空泡,有刚果红阳性的淀粉样物质沉积(β淀粉蛋白和β淀粉蛋白前体蛋白、泛素和tau蛋白等),也有无镶边空泡的报道。电镜下可见核内15~20nm的管状细丝包涵体。ACP染色显示空泡及空泡周边呈强阳性,自噬体标志物MAP-LC3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表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提示空泡是一种自噬现象。口服补充N乙酰神经氨酸、N乙酰甘露糖胺和唾液乳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程进展,但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Welander远端型肌病(WDM):WDM是最早报道的远端型肌病之一,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报道主要局限在波罗的海周围,属于创建者突变(foundermutation),致病基因定位于2p13。近期瑞典的Hackman等和芬兰的Klar等,确定WDM的致病基因为T细胞细胞内抗原1(TIA1),该基因热点突变为单一核苷酸的错意突变(p.EK),TIA1编码的蛋白有调节RNA的剪接和翻译的用。推测突变可导致TIA1活性下降,影响细胞对氧化应激的适应能力并导致异常蛋白在细胞内堆积,进而影响细胞功能。该病通常于40~60岁起病,显著晚于DMRV/HIBM,以四肢远端伸肌受累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双手活动笨拙和行走跨域步态,也可近端无力,但始终伴有四肢远端肌肉受累。肌肉核磁检查显示骨骼肌受累范围往往大于临床,在选择性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受累的同时,还出现腓肠肌和大腿后组肌群受累,而此时患者并无腓肠肌和大腿肌肉无力的临床表现。WDM可出现感觉异常,以四肢远端痛温觉减退为主,腓肠神经活检证实存在小有髓纤维(A-δ)数量的减少。肌活检示以肌源性改变和镶边空泡为特征。电镜见肌原纤维排列混乱、丢失和自噬小体出现。该病病程进展缓慢,一般不影响正常寿命。

Laing远端型肌病(LDM):年首次提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年确定其致病基因为MYH7,该基因编码慢β肌球蛋白重链。我国目前尚无相关病例报道。LDM与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myosin沉积型肌病属于等位病变,不同的是LDM的突变位于MYH7基因的C端,即编码肌球蛋白尾端的区域。推测上述突变一方面影响肌球蛋白重链尾端的螺旋结构,导致肌球蛋白重链的二聚体化障碍;另一方面重链尾端突变干扰了肌球蛋白与Titin、M-蛋白的相互作用。LDM起病较早,从出生至20岁均有报道,早期选择性累及胫前肌及趾长伸肌,出现特征性大足趾下垂的表现。随病情进展,可逐渐累及手指伸肌和胸锁乳突肌,其中胸锁乳突肌受累而颈部其他肌群不受累具有一定特征性,个别患者出现腓肠肌假性肥大。其病程进展缓慢,仅个别报道可累及近端肌肉并导致活动能力丧失。肌活检示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比例失调。因MyHC选择性在Ⅰ型肌纤维中表达,所以Ⅰ型纤维直径普遍偏小,一般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可见镶边空泡。个别报道提示肌纤维内可见胞质体,与肌原纤维肌病(MFM)相似。该病与UDD和WDM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发病年龄,后两者发病多在35岁以后。

UDD远端型肌病:又称胫前肌型肌营养不良(tibialmusculardystrophy,TMD),年首次报道,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芬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2q31,同WDM一样属于创建者突变,致病基因为TTN,编码大分子的肌节蛋白-titin蛋白。迄今为止,报道的所有突变均位于该基因C端的Mex5-Mex6外显子区(编码M线区),为杂合突变,可能的机制为破坏了titin蛋白的信号区,干扰其与其他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而该部位的纯合突变可导致LGMD2J。该病35岁以后起病,以足踝背屈无力及小腿前组肌群萎缩为主要表现,进展较慢,极个别情况下,可累及其他肌群使活动能力丧失。早期肌活检可见肌纤维萎缩及特征性镶边空泡形成,可伴有核内移、坏死和再生等其他肌源性损害。因该病患者就诊需求不强,一般就诊时患者的肌活检示多数已达到晚期改变,即以脂肪替代为主。肌电图提示胫骨前肌肌源性损害而未受累及的肌群肌电图多正常。由于myosin和titin蛋白之间的密切关系,LDM与TDM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两者的鉴别点在发病年龄。而就起病年龄及临床表现而言,TDM需与WDM相鉴别。Mahjneh等通过肌肉核磁分析,发现TDM受累肌群局限,少有下肢后组肌群受累者,而WDM在无临床症状时,仍可出现下肢后组肌群如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等肌肉受累,且多数病例总结报道TDM基本不出现或很晚出现上肢受累。

眼咽型远端型肌病(OPDM):我国有少数家系报道。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目前仍未确定其致病基因。20~40岁起病,病初5年以眼睑下垂及各种形式的眼外肌麻痹为主,5年后可逐渐出现面肌无力、吞咽和构音障碍及肢体远端无力,随病情进展可累及近端,无力情况可不对称,少数可累及呼吸肌从而影响生存期,偶有心肌受累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者。肌活检示以慢性肌源性改变及镶边空泡为主要特征。电镜可见自噬空泡。部分患者肌电图可见强直样放电,需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相鉴别,但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较少出现眼外肌麻痹,有助于鉴别。最终诊断需依赖临床表现、肌肉病理特点及基因检查除外其他病变。这一组肌病,在病理上无显著特异性,但根据不同肌病的发病年龄及肌群受累特点,可有助于缩小拟诊范围,从而进行相对有针对性的基因检测来协助诊断。

文献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年6月第47卷第6期

作者:李秀丽 陈琳 刘智(中国医医院神经内科)

(未完待续)

———————————————————————————————

本平台自今日起恢复规律信息推送,对之前暂停更新期间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希望各位同道继续支持“神经病学俱乐部”。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肌肉以镶边空泡为组织病理学特点的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