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解析
以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证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属中医“痿病”“脾痹”范畴;以延髓麻痹为主证的ALS属中医“风痱”“暗痱”范畴。中医认为ALS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五脏皆能致痿;病位最常责于脾胃,多从脾胃补益论治施治,有助于延缓肌萎缩、延髓麻痹等症状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从中医学角度探讨ALS的历史沿革,归纳总结ALS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中医学对ALS病因病机的认识
现代中医学家基于中医学经典文献,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普遍认为ALS属于“痿证”。王华兰将例“痿证”患者按西医病名进行分类,发现其中例被归入ALS类别,所占比例最高。ALS的病因以本虚为主或虚实夹杂。本虚以脾虚为主,可累及肾、肺、肝等脏;标实多为痰瘀或湿、热、*邪等,晚期则阴阳俱损。眭淑彦对ALS进行脏腑辨证,主要证型为肺脾虚弱、脾肾亏虚、肝肾亏虚、肾阴阳两虚、肝风内动;对ALS进行气血痰瘀辨证,主要证型为元气亏虚、气血亏虚、血瘀、湿阻;对ALS进行经络辨证,主要为络脉、督脉、奇经致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致后天化生不足,不能滋养脑髓,表现出ALS的家族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特性;先天不足,不能滋养后天,气血不足不能充养肌肉、筋脉,致四肢肌肉痿软、萎缩。肝、肾、脾以内风、气血相联系,肾阴不足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致肌肉颤动等肝风内动的表现。部分ALS患者早期常出现震颤症状,因虚风致病的发展速度快,预后也差。若肝风夹火上炎、扰动舌本,则可出现舌体颤动,甚至舌强不能语等“暗痱”表现。气血亏虚、运行乏力,不能推动及运化气血水谷,停聚为血瘀、湿阻,表现为舌体瘀斑、舌苔厚腻等。总之,ALS发为脾虚,晚期累及多脏,阴阳俱损、气化不及、阳不化气、阴难成形,是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病因;风动、血瘀、痰阻是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络脉阻滞是本病缠绵难愈的主要机制。
ALS的中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使用中药方剂治疗
中医学派一源多流,不同流派、不同医家根据不同的辨证,对各期ALS开展了个体化治疗。*子天通过收集和整理名老中医医案,将“脾肾亏虚”所致肌肉无力施以“健脾益气升阳”基本治法,主要以补气虚为主,益气升阳、补肾填精、滋阴补阳,并注意治痰、祛瘀。
综上所述,在ALS中医临证方面,大多数中医医家认为ALS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虚风内动、痰瘀阻络为标,治则上重视益气补血、健脾益肾。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ALS的临床疗效。
病例
患者,男,73岁,年6月12日就诊。患者于年初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手拇指无力,未予重视及治疗。同年7月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并伴左手大鱼际处肌肉萎缩,医院查颅脑CT示脑萎缩,口服大活络胶囊治疗。年1月患者开始出现左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医院,查肌电图示:双上肢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电生理改变,考虑为“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疾病”,未予具体治疗。7月复查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累及上下肢肌及T8椎旁肌和斜方肌,确诊并予口服甲钴胺、辅酶Q10、维生素等治疗未见改善。其后患者左上肢症状逐渐加重并活动受限,于12医院,查颈椎MRI:颈5~6椎体向后滑脱,颈3~7椎间盘突出,予小针刀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年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处。
现症见:神清,精神可,语言欠流利,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感觉障碍,纳可,寐安,二便调,舌淡、苔白,脉弦细。查体:双上肢无力,大小鱼际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及双侧肩胛部肌肉萎缩,左侧尤甚,左上肢可于床面平移,右上肢可抬离床面45°,左上肢肌力1级,右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5级,Hoffmann(+),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西医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诊断:痿证,属肝肾亏虚型。
治疗原则:醒脑开窍,调神导气,滋补肝肾,舒经通络。
王世龙医师拟方“五龙荣肌汤”,治疗4个疗程(1个疗程30天)后,肌力明显增加,双上肢活动明显改善,左上肢可抬离床面30°,右上肢可抬离床面°,手部握力明显增强,持续用药,延缓病情发展。
按:ALS临床较少见,极易误诊漏诊,其首见症状一般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不利,随后出现肌肉萎缩,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延伸至上肢及颈部。病程初期由于其临床表现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当与之鉴别,医者应及时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头部和脊髓MRI等辅助检查,否则极易失治误治,导致病情拖延及加重,如本案患者以颈椎病诊断治疗,症状并未改善。
本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西医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世界医学界正致力于寻找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案。从中医学角度看,本病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痿证”范畴。本病病机为脑神失司,病位在脑与脊髓,证属肝肾亏虚。患者由于脑神失司,脑髓失养,加之久病迁延,导致肝肾阴血内耗,肝主筋,肾主骨,筋骨经脉失养发为痿证。故治以醒脑开窍、调神导气、滋补肝肾、舒经通络,予醒脑开窍,标本兼顾。
五龙荣肌汤
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芪、*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主治病症:运动神经元病、腓总神经损伤、线粒体脑病、腓骨肌萎缩症、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运用:五龙荣肌汤是王世龙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通过对多名身患肌肉痿痹不用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处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