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足底麻木,按神经根压迫的治疗后,足底麻木仍然存在,这时我们就会出现疑问,为什么?当查体内踝下后方时,出现压痛,Tinel征阳性,验证性地松解局部筋膜、韧带后,症状缓解,我们不禁发现,原来足底麻木的罪魁祸首并非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是踝管综合征。踝管综合症是神经科、康复科常见的病症之一。
踝管综合征又称跖管或附管综合征,是指胫神经或其分支、终末支在通过踝关节内侧无弹性的骨纤维管道时受到挤压,而产生局部或足底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的一种嵌压性神经病变。
解剖基础(解剖参考小小讲堂)
接下来来看一下踝管的相关结构。
屈肌支持带,位于内踝与跟骨内侧面之间,弹性较差,踝管位于内踝的后下方,黑色边框区域为踝管的平面投影,可以看出,踝管由屈肌支持带的一部分、以及相对应跟骨内侧面、距骨后内侧面、胫骨远端后内侧围成,形成了一个,断面类似梭形,后口宽,前口窄,长约2.0cm的纤维骨性通道。
屈肌支持带,又叫分裂韧带,在踝管部从其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三条粉色的线代表三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为4个骨纤维管,用于约束内容物的运动与位置。
从内容物来看,由前内到后外分别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脉与静脉和胫神经、??长屈肌腱。胫骨后肌腱,靠近内踝后下缘进入位于内踝尖端的管道中。趾长屈肌腱,行于胫骨后肌腱与跟骨载距突内缘之间。??长屈肌腱,行于载距突下缘。血管和神经行于趾长屈肌腱与??长屈肌腱之间。胫神经向下分出三支,跟内侧支、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跟内侧支穿屈肌支持带分布于足跟的内侧。
足底内侧神经,较足底外侧神经粗大,自胫神经分出后入足底,达??展肌深侧,经??展肌与趾短屈肌之间,穿行于足底内侧沟的肌间隔内。
足底外侧神经,与足底内侧神经分开后,经??展肌深侧,继而行向前外侧,行于趾长屈肌腱与跖方肌的浅面,经趾短屈肌深侧,至足底外侧沟。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就是足底内、外侧神经均经??展肌深侧,在之后的鉴别诊断中,我们会涉及到。
左边这张图是跟内侧支、足底内侧神经及足底外侧神经皮支支配相应足底皮肤感觉区域。此处还要说明一个问题,胫神经的分支是存在变异的,胫神经可以在入踝管前发出分支,可以在踝管中发出分支,也可以在出踝管后发出分支。
踝管综合征中,受累的神经也是不同的,可以是单支的受累,也可以是多支的同时受累。参考《踝管综合征的回顾性统计分析》中的数据,胫神经在踝管内发出分支占80%,踝管综合征受累神经中,足底内、外侧神经同时受累最多见,占66.67%,其次是足底内侧神经受累占23.61%。变异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影响不大。
言归正传,我们来回顾一下踝管内容物的毗邻关系。首先看一下骨性标致,跟骨载距突,载距突是一个扁平的骨性突起。三个蓝色的长方形由前到后分别代表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长屈肌腱,在趾长屈肌腱与??长屈肌腱之间走行的就是胫后动、静脉以及胫神经。从图中可以看出,胫神经直接面对的就是跟骨载距突的骨突。那么,为什么胫神经容易在踝管内受到卡压呢,这问题可以从踝管的断面结构中找到答案。
之前我们讲,踝管的断面类似梭形,屈肌支持带发出3个纵隔将踝管分成四个空间,可以猜一下其中的结构,加强一下印象,最上面的是胫骨后肌的腱鞘和肌腱,接下来是趾长屈肌的腱鞘和肌腱,最下面是??长屈肌的腱鞘和肌腱,在趾长屈肌腱与??长屈肌腱之间,走行的就是胫后动脉和静脉以及胫神经。
蓝色代表的是胫后静脉,红色代表的是胫后动脉,*色代表的是胫神经,此处可以有一个*点,两个*点,也可以有三个*点。我们假设,此时胫神经还未发出分支,只有单独的一个*点。我们说踝管的断面类似梭形,为什么说类似呢,因为载距突的存在,它不是相对完整的梭形,看到这里,答案应该有了,因为载距突的存在,胫神经所在的空间最小,那么空间最小就容易形成卡压吗,房子再小,够用,能够遮风挡雨,一样很快乐。
大家看,当踝管受到压力时,四个空间压力相同,但是胫神经直接面对的是跟骨载距突的骨突,受力面积最小,压强最大,这才是胫神经最容易受到压卡的原因。
继续往下讲,看一下踝管的容积和足踝位置变化的关系。当足位于中立位时,踝管平均容积最大。外翻时容积减小16%,压力增加%;内翻时容积减小6%,压力增加%。这说明踝管综合征与足踝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恰恰是我们治疗所擅长的地方。以上是踝管的相关解剖。
-----------------------------------------
临床表现
1.内踝疼痛放射到足底、足跟,偶尔到小腿和大腿。
(1)疼痛的局限性不明显;(2)跑步者:足跟烧灼痛或足弓疼痛;(3)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引起纵弓痛性痉挛;(4)夜间痛;(5)拖鞋或抬高患足缓解疼痛。
2.感觉异常、感觉迟钝和感觉过敏。
3.烧灼感或足底、足趾麻木。
4.在内侧或跖侧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
5.胫后神经支配区的肿胀。
体格检查
1.注意足跟过度内翻或外翻,足部过度外旋,或高弓足。
2.Tinel征沿胫后神经或拇展肌阳性。
3.背屈、内翻或外翻可以引发症状。
4.沿拇展肌或胫后神经的近端或远端有压痛。
5.跗管内直接注射皮质类固醇加利多卡因能缓解疼痛,可证实诊断。
影像学评估
1.正位、侧位和斜位拍摄能明确软组织肿块的轮廓、骨骼异常或有占位的创伤性病变。
2.如果怀疑肿块,要进行MRI检查。
康复治疗:
1.一般应对措施。
?减少步行及停止运动。充足的休息能避免情况恶化及加速复原
?于足踝内侧进行冰敷或浸冰水15-20分钟。每天进行3次
?穿着质料柔软的鞋(例如运动鞋或布鞋),鞋垫要有足够承托,预防足内翻
2.物理因子治疗。
3.运动训练。
(1)教导身体掌握足部及足踝的理想位置,改善足内翻。
缩足运动
松弛足底筋膜
脚趾张开、闭合、屈曲、伸展重复10次
(2)小腿伸展。
(3)足底伸展。
(4)足内外翻抗阻训练。
(5)小腿肌力训练。
(6)胫神经松弛。
(注:发炎后的胫神经可能会与周围的软组织及踝管产生黏连,令疼痛持续。适当的松弛运动能软化黏连,恢复胫神经的活动性。做法:双脚离地,患侧脚脚尖向上及向尾趾方向屈起,然后将膝部慢慢伸直,直至小腿或足踝内侧有拉紧感觉,返回开始位置,重覆20次。)
——本文完——
本文为分享类文章,不做商业用途
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继续下拉
文章来源:知识综合整理
编辑排版:康复小南宁
小编
医院介绍:广西医院康复医学科
声明:本平台文章来源有的来自于转载,转载仅为帮助更多的人!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