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8/7 2:39:00
颈源性三叉神经定义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颈椎上段环枕关节半错位,小关节紊乱,枕筋膜挛缩,刺激压迫椎动脉,引起三叉神经脊髓束及脊髓核供血障碍,同时颈椎上段的小关节错位,软组织损伤使颈丛神经受到刺激压迫,而颈神经与支配面部的三叉神经交通支相联络,因而导致面部三叉神经因缺血痉挛,牵涉而产生疼痛。一、病因学研究椎动脉分支供应三叉神经脊束核,颈椎错位后,剌激压迫颈后交感神经,引起动脉痉挛,管膛狭窄,血流量减少,造成三叉神经脊髓囊及核的供血不足,或椎动脉因椎体移位、骨刺、发生扭曲或受压,使血流量减少,均可导致三叉神经痛。由于损伤性颈椎病发生解剖位置的微细改变,即单(多)个椎体移位,引起局部急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或慢性组织变性、增生与粘连等组织形态学变化,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神经通过吻合支参与了三叉神经痛发病。研究文献显示:颈源性三叉神经痛与颈性头痛、头晕其首因是环枢关节失稳或半脱位。由于环枢关节居脊椎顶端,对整个脊椎运动起主导作用,环枢椎移位,往往引致脊椎其他部位损伤。环枢关节可以发生24种以上多向移位。单纯性环枢关节半脱位和环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环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椎体失稳或滑脱是造成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的又一重要因素。颈椎间盘陈旧性突出、颈椎管狭窄、钩椎关节增生、颈椎间孔狭窄、项靭带骨化、后纵靱带骨化、*靱带肥厚、椎体融合、环椎融合、强直性脊柱炎、椎动脉沟环、颈肋、吻棘融椎颈椎隐裂、颈椎压缩性骨折、脊髓空洞症、颈椎肿瘤等颈椎病均可发生颈源性头痛和颈源性三叉神经痛。二、病理生理学机制三叉颈神经核团不仅接受C1~C3脊神经的感觉传入纤维投射,同时也接受三叉神经第一分支的感觉传入纤维投射。也就是说,三叉神经和C1~C3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在三叉颈神经核团汇聚。这使得来自头部和颈部的感觉传入纤维可以激活该核团内相同的二级神经元。因此,由颈部关节病变不仅可以通过颈段脊神经之间的汇聚,引起头部颈段脊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还可以通过颈段脊神经与三叉神经痛觉传导通路的汇聚引起头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C1~C3脊神经的外周神经结构异常是颈源性头痛的重要解剖学基础。C1脊神经(枕下神经)支配环枕关节,累及该关节的病理改变或损伤是头部枕区牵涉痛的主要可能来源;C2脊神经及其后根神经节紧靠近环枢(C1~2)关节突关节的外侧关节囊,且支配环枢关节和C2~3关节突关节。这些关节出现创伤或周围病理改变可导致头部牵涉痛;第三枕神经(C3后支)与C2~3关节突关节解剖学位置邻近,且支配C2~3关节突关节,来自C2~3关节突关节的疼痛牵涉至头部枕区,额颞和眶周区域(第3枕神经性头痛)。C2~3关节突关节受累是颈源性头痛最常见的病因,所占比例高达70%,其中第3枕神经性头痛的患病率为27%。除以上结构,上颈段局部的肌肉、筋膜的病变也可累及C1~3脊神经。三、临床特征疼痛首先发生于颈项部,隨之扩散至病变侧的额、颞及眶部,以颞部为多见。多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为钝痛、胀痛或牵拉样痛,颈部活动或劳累及处于不良姿势时可加重头痛;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日;颈部僵硬,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可伴有同侧肩部及上肢痛;大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头晕、耳鸣等。检查可能有以下阳性体征:颈椎活动受限,压顶诱发或加重头痛;单侧或双侧的C2横突压痛,甚至放射至患者头部、头夹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及枕下肌群压痛;枕颈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压痛,头面部无压痛,可有C3横突压痛,单侧或双侧的枕神经压痛,可伴有单侧或双侧相对应神经支配区痛觉过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四、中医相关论述中医经典古籍《*帝内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于“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因为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引起本病,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挟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瘀,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五、临床表现由于颈椎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称为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是国际医学界古老的新课题。在对颈椎病的系统研究中,发现颈源性三叉神经痛也比较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1、三叉神经及其分布区域%均有程度不同的头痛、眼眶痛或牙痛。平时有枕项酸痛者多表现为偏头痛,伴有患侧眼胀,其中部分病人可出现突发性剧烈头痛。2、头颈向一侧倾斜,病史较长者(2一20年)左右面肌发育不对称,部分人为典型半侧面肌萎缩症。3、头项僵直及转颈受限。4、伴有眩晕及头昏,部分患者头痛与昡晕交替发作,眩晕严重者有恶心呕吐及听力障碍。5、猝倒发作,不明原因突然摔倒,神志多清醒,部分有短暂意识不清。6、三叉神经痛性发作非典型化,多为闷痛、钝痛、胀痛、可忍受性疼痛,为环枢关节半脱位或旋转固定症。六、诊断标准颈源性三叉神经痛,目前尚无单独的诊断标准,故仅能以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为参考标准。颈源性头痛的概念为:颈椎包括组成它的骨、椎间盘和/或软组织疾患导致的头痛,通常但不总是伴有颈痛。A、源于颈部疾患的一处或多处的头面部疼痛,满足C和D项;B、有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发现能导致头痛的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疾患或损害;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1)、头痛的出现与颈部疾患或病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2)、头痛隨着颈部疾患或病变的缓解或消失而明显缓解或消失。(3)、刺激性动作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和头痛明显加重。(4)、诊断性神经阻滞后头痛消失。D、头痛在病因性疾病或病变成功治疗后消失。七、中医药治疗颈源性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药治疗以综合性治疗为主,首先,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对颈椎病理性结构改变进行矫正,尽可能使其恢复至生理性正常结构状态。由于长期的慢性退化性损伤,使颈椎骨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病理改变,支撑颈椎生理功能的筋膜、靭带受长期牵拉、缺血、钙化、挛缩,其功能也严重受损而降低,既便是进行正骨矫正,也很难完全恢复至正常生理水平。然后,在正骨矫正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吉林.北华大学《中医单病种固定治疗模式研究》课题组研制的神农本草平衡液行穴位注射,7天一个疗程,主要选穴为:1、风府穴风府归经督脉。出自《灵枢.本输》,风乃风邪,府,聚集处,指风邪聚集之处,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穴出人身上部之头项处,易为风邪所袭,主治一切风疾而故名。穴性:清热散风、醒脑熄风、通关开窍主治: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鼻塞、鼻衄、咽喉肿痛;神志病症:癫狂、痫症、舌急难言、悲恐惊悸;其它病症:颈项强急、中风不语、半身不遂。2、风池穴《灵枢.热病》曰: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后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疼,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具有平肝息风、疏风解表、清头明月、通利官窍之功效,是治疗风症之要穴,头部之疾常用穴。穴位注射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神农本草平衡液3毫升,找准穴位,酒精棉球消*后,每穴注射1毫升,进针深度为1厘米。中药制剂课题组采用《*氏中医经典方》颈腰舒宁、脉络通内服,其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除痹之功效,广泛用於颈椎病、腰椎病、退化性骨关节病、脑外伤后综合征、跌打损伤等各种骨关节病。用法为各5粒,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无需忌口。多数患者治疗7一10天痊愈。八、小结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膨出、颈椎关节微错位、功能紊乱导致神经根卡压,使相应支配部位的神经损伤或受到无菌性炎症刺激,引起颈部肌肉痉挛,三叉神经受牵拉而产生的慢性牵涉性疼痛。颈源性三叉神经痛是颈源性头痛综合征中的一个病种,研究的意义在于中医的这种综合疗法广泛的适用于颈源性头痛综合征。颈源性头痛综合征发病率高,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部及精神、神经诸方面的临床表现,采用本疗法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中国.吉林.北华大学《中医单病种固定治疗模式研究》课题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