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单克隆抗体TKI和ADC能否逆转ERB
TUhjnbcbe - 2022/4/28 22:25:00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第三大癌症,占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10%,9.4%的癌症相关死亡由CRC引起。根据III期随机临床试验和大型观察性登记研究,在目前的标准治疗下,转移性CRC(mCR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约为30个月。近年来,靶向罕见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治疗[包括BRAF、NTRK、RAS、dMMR/MSI-H和TMB-H等]推动了CRC的生存进展(图1,2)。

图1.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已确立或正在探索的生物标志物

图2.生物标志物驱动治疗mCRC的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家族包括ERBB1(EGFR)、ERBB2(既往称为HER2)、ERBB3和ERBB4。60%~80%的晚期结直肠癌组织存在EGFR高表达,目前抗EGFR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在EGFR表达的晚期CRC中。近3%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及5%的KRAS和NRAS野生型肿瘤患者存在ERBB2扩增。虽然ERBB2阳性乳腺癌和胃/胃食管肿瘤患者已拥有诸多ERBB2靶向治疗选择,但迄今为止,尽管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使用ERBB2靶向治疗,仍无针对ERBB2阳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获批治疗。

ERBB2受体生物学特征—是其他ERBB家族受体的首选二聚化伴侣

所有ERBB受体均由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组成。EGFR、ERBB3和ERBB4受体通过与胞外域结合的配体被激活,促进受体构象变化,随后发生二聚化。ERBB3受体由于其激酶活性受损需要二聚化传导信号,EGFR和ERBB4发生转磷酸化后,在配体结合上发生下游信号传导。

ERBB2蛋白没有已知的配体,但它是其他ERBB家族受体的首选二聚化伴侣。ERBB2的同源二聚化或异源二聚化可导致多个信号级联激活,包括Ras-Raf-MEK-MAPK、PI3K-ALK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通路等。这些信号通路可导致细胞增殖、凋亡抑制和转移。ERBB2扩增可发生在乳腺癌、食管胃癌和CRC中,导致ERBB2过表达、组成性激活的信号通路和细胞增殖失调。RNA干扰敲除ERBB2可抑制人CRC细胞系的克隆形成并减少细胞迁移,这表明ERBB2作为ERBB2阳性mCRC患者的临床靶点颇具前景。

ERBB2阳性mCRC更易发生在左半结肠或直肠

起源于结肠的右半或左半或直肠的肠癌通常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有证据表明ERBB2过表达的CRC肿瘤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或直肠。一项针对例CRC的回顾性分析发现,ERBB2扩增/过表达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中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表明CRC基因改变在整个结直肠区域呈连续性变化。这与探索抗ERBB2治疗相关临床研究的入组人群特点相一致,ERBB2阳性mCRC患者的原发肿瘤绝大多数位于左半结肠或直肠。

除与原发肿瘤部位相关外,ERBB2扩增对转移部位也可能有所影响。既往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与ERBB2阳性乳腺癌密切相关;ERBB2阳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较ERBB2阴性肿瘤发生CNS转移的风险更高;在CRC中,ERBB2扩增也与CNS转移发生率增加相关;ERBB2阳性CRC女性倾向于卵巢转移。

ERBB2阳性CRC治疗选择多方位展开探索

利用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新一代测序和液体活检技术,最近几项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ERBB2靶向治疗对ERBB2阳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这些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中诸多方案在ERBB2阳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抗ERBB2治疗策略或将成为ERBB2阳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种新的标准治疗。

ERBB2靶向治疗

现阶段,ERBB2扩增在CRC中的预后价值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同乳腺癌和胃癌相似,在CRC中ERBB2扩增与侵袭性更强和预后更差相关(与ERBB2野生型相比),但针对ERBB2扩增更有效的治疗尚未得到满足。截止目前,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等抗ERBB2治疗均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探索,但仍无靶向药物获批用于mCRC患者。

图3.抗ERBB2药物在ERBB2阳性mCRC中的研究

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可通过与受体的胞外域结合来抑制二聚化并促进抗体依赖性细胞*性作用。ADC药物T-DM1由与微管抑制剂或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共价连接的曲妥珠单抗、细胞*药物和Linker组成,当曲妥珠单抗与ERBB2结合,ADC内化,连接子裂解,细胞*性有效载荷释放,导致细胞凋亡。TKI拉帕替尼、吡咯替尼、sapitinib、图卡替尼和奈拉替尼均可靶向抑制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和ERBB2受体的磷酸化,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生长。

表1.ERBB2靶向治疗在ERBB2阳性mCRC患者中的疗效

曲妥珠单抗联合TKIs

在一项2期临床研究中,曲妥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在ERBB2阳性mCRC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信号,但由于观察到的ERBB2过表达率较低导致进一步研究无法开展。基于原发和转移性CRC异种移植模型的临床前研究,非随机、开放性2期临床试验HERACLES-A研究将ERBB2作为mCRC治疗靶点,难治性ERBB2阳性,KRAS野生型mCRC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4mg/kg负荷剂量,随后2mg/kg,每周一次)联合拉帕替尼(mg/日)治疗。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7个月,中位OS为10.0个月。联合治疗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AE)为1级或2级。初步分析显示ERBB2基因拷贝数与ORR和PFS呈正相关。

多中心、开放性、单臂2期临床试验MOUNTAINEER研究旨在评估新型ERBB2特异性TKI图卡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的疗效,既往接受过化疗和抗EGFR抗体治疗的RAS野生型ERBB2阳性mCRC患者入组接受图卡替尼mg/Bid和标准剂量的曲妥珠单抗治疗。中期数据显示在23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52%;中位PFS为8.1个月;中位OS为18.7个月。耐受性良好,2例患者(8%)发生3级AE(高血压和腹泻各一例),未观察到4级或5级AE。基于以上结果,MOUN-TAINEER研究已展开下一步计划。

一项多中心2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ERBB2/EGFR特异性TKI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ERBB2阳性mCRC患者具有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所有患者的ORR为27%,KRAS野生型患者为50%,RAS野生型患者为60%。最常见的≥3级AE为腹泻(73%),分别有64%和45%的患者因腹泻而中断给药和降低剂量。

一项1b期研究显示,泛ERBBTKI奈拉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RAS/BRAF/PIK3CA野生型mCRC患者无缓解。在11例可评估患者中,7例达疾病稳定,其中4例患者的原发肿瘤或入组活检存在ERBB2扩增。

一项多中心、3队列、2期临床试验(NSABPFC-11)正在进行中,旨在对比曲妥珠单抗+来那替尼与西妥昔单抗+来那替尼的疗效在KRAS/NRAS/BRAF/PIK3CA野生型ERBB2扩增mCRC患者中的疗效。

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

在2a期、篮子试验MyPathway研究中,57例ERBB2阳性mCRC患者接受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ORR为32%;中位PFS为2.9个月。KRAS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ORR分别为40%和8%,这表示KRAS状态与抗ERBB2治疗疗效相关。

2期TRIUMPH研究同样评估了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双重阻断ERBB2的疗效,该研究入组了在组织(通过IHC和/或FISH)或ctDNA(通过NGS)中检测到RAS野生型mCRC和ERBB2扩增的患者。27例ERBB2阳性患者(组织)的ORR为30%,25例ERBB2阳性患者的ORR为28%(ctDNA),中位PFS分别为4.0和3.1个月。探索性分析表明,ctDNARAS/BRAF/PIK3CA/ERBB2无突变者较突变者更可能有治疗反应(ORR,组织阳性队列中分别为44%和0%,ctDNA阳性队列中分别为37%和0%)。

2期篮子试验TAPUR研究正在评估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治疗既往接受过大量治疗的mCRC和ERBB2过表达/扩增患者疗效,结果显示ORR为14%,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由于纳入了合并RAS变异的患者,研究结果有待考证。

一项进行中的多中心、随机、2期SWOG研究(S)正在招募RAS/RAF野生型ERBB2阳性mCRC患者,旨在对比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与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的疗效。入组标准为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mCRC治疗,不包括抗EGFR或抗ERBB2药物;允许既往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

ERBB2靶向ADC

基于既往研究中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的结果,单臂、2期临床试验HERACLES-B研究评估了帕妥珠单抗联合T-DM1的疗效。RAS/BRAF野生型ERBB2阳性难治性mCRC患者接受帕妥珠单抗(mg负荷剂量,随后mg,每3周一次[Q3W])+T-DM1(3.6mg/kg,Q3W)治疗。ORR为10%;中位PFS为4.1个月。虽然该ORR未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但PFS与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和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PFS相当。此外,帕妥珠单抗+T-DM1的安全性良好,表明其在治疗ERBB2阳性mCRC中具有潜在价值。

DESTINY-CRC01研究评估了T-Dxd(trastuzumabderuxtecan)治疗RAS/BRAFVE野生型ERBB2阳性mCRC难治性患者的抗肿瘤活性。根据ERBB2扩增水平将本研究分为3个队列:IHC3+或IHC2+且ISH阳性(队列A);IHC2+且ISH阴性(队列B);IHC1+(队列C)。所有患者均接受T-Dxd6.4mg/kgQ3W给药,直至疾病进展、*性作用、撤回知情同意或死亡。队列A的ORR为45.3%,IHC3+患者为57.5%,IHC2+/ISH+为7.7%;队列B和队列C无缓解。队列A、队列B和队列C的中位PFS分别为6.9个月、2.1个月和1.4个月;中位OS分别为15.5个月、7.3个月和7.7个月。65%的患者发生3级或以上AE,15%的患者因AE而停药。8例(9%)患者发生了间质性肺疾病,分别有4例、1例和3例患者发生了2级、3级和5级间质性肺疾病。

总之,HERACLES-B和DESTINY-CRC01的数据表明,ADCs是ERBB2阳性mCRC患者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此外,DESTINY-CRC01研究中30%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其他抗ERBB2治疗,这表明ERBB2阳性mCRC的序贯抗ERBB2治疗方案仍能获益。

新兴抗ERBB2治疗

除上述治疗方案外,诸多针对ERBB2阳性mCRC患者的新型ERBB2靶向单克隆抗体、TKI和ADC正在研发中。Zanidatamab(ZW25)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与曲妥珠单抗相比,可与ERBB2受体上的2个不同区域结合,有效增加抗体结合密度,改善受体内化和下调。目前1期和2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Zanidatamab应用于ERBB2阳性胃肠道癌症(包括mCRC)患者的疗效。

此外,有研究正在评估新型TKIs治疗ERBB2+mCRC的疗效,包括图卡替尼、吡咯替尼和Sapitinib。与图卡替尼的ERBB2特异性作用机制相反,Sapitinib是一种泛ERBBTKI。

A和ZW49是针对ERBB2的新型ADCs,A的抗体与曲妥珠单抗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有效荷载为duostatin-5,在首个人体1期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3.6mg/kg时无3级AEs。ZW49包括有效荷载auristatin和双抗体ZW25,在乳腺癌细胞系中显示出初步疗效,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表现出良好耐受性。目前这2种ADCs都正在进行包括ERBB2+mCRC在内的1期和/或2期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StricklerJH,YoshinoT,GrahamRP,SienaS,Bekaii-SaabT.DiagnosisandTreatmentofERBB2-Positive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AReview.JAMAOncol.;10./jamaoncol...doi:10./jamaoncol..

责任编辑

井井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ONCO

edoctor.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单克隆抗体TKI和ADC能否逆转E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