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博物馆近日收到市民捐赠清代墓志一盒(两方)。经查证,此墓志主人为吕修祉,明天启元年举人,清初榜眼,曾在弘文院任编修,参与编修《明史》。沧州博物馆副馆长王玮介绍,此墓志由志盖、志石两部分组成,均为方形,边长88厘米,志盖厚16厘米,志石厚18厘米,青石篆刻。志石上字迹小且篆刻浅,难以辨认,尚待详细考证。但志盖上可见“奉*大夫”“内翰林弘文院侍读学士”“修祉吕公暨诰赠安人孙氏合塋墓志铭”等字样。4月19日拍摄的部分墓志。历经风霜,墓志上的文字已斑驳,但一些字迹仍可见。(沧州博物馆供图)4月15日,沧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借助灯光,仔细辨认墓志上的文字。(沧州博物馆供图)此墓志由沧州市新华区吕家坟村村民孙吉来无意中发现,捐赠给了博物馆。沧州博物馆工作人员经过清理研究,从志盖铭文推断,墓主人是吕修祉和他的夫人孙氏。据考证,吕修祉即为吕缵祖,据《沧州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记载,吕缵祖(-年),字俊发,号修祉。吕缵祖博学、善书法,考中榜眼后留京任弘文院编修,后升任国子监司业,又任弘文院侍读、侍讲学士。墓志中所述“修祉”“内翰林弘文院侍读学士”均与史料记载相符。吕修祉著有《几园集》《南游病语》《沧州诗抄》,曾参与编修《明史》。《明史》由清朝组织编撰,历经95年,经过三次修撰,于乾隆四年刊刻完成。来源:新华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